奇书网

奇书网>短史记慈禧 > 本草纲目因何闻名欧洲(第1页)

本草纲目因何闻名欧洲(第1页)

《本草纲目》因何闻名欧洲?

关于达尔文对《本草纲目》的称赞,中文知识界的一般表述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①

这类表述,漏掉了两个细节:

(1)达尔文是通过朋友,间接了解到《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他自己没有读过这本书。

(2)达尔文确实以“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来称呼《本草纲目》,但因间接获取信息的缘故,他似乎不知道《本草纲目》这个书名;也可能是书名不易翻译,也不易让英语世界理解,故他选择以“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来代称。总之,他没提《本草纲目》这四个字。

比如,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达尔文有这样两次引用:

倍契先生告诉我说……在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中曾经提到过七个品种,包括现在我们称为跳鸡,即爬鸡的,以及具有黑羽、黑骨和黑肉的鸡,其实这些材料还是从各种更古的典籍中搜集来的。

金鱼被引进到欧洲不过是两三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但在中国自古以来它们就在拘禁下被饲养了……在一部中国古代著作中曾经说道,朱红色鳞的鱼最初是在宋朝于拘禁的情况下育成的,“现在到处的家庭都养鱼作为观赏之用”。②

在这些文字里,达尔文或称“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或称“一部中国古代著作”,未曾提及《本草纲目》这个书名。

后来,他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里,又就金鱼的问题做了一些解释:

由于我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关于这一问题的一些论述,因而迈耶斯先生查阅了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他发现金鱼最早是在宋朝于圈养中培育出来的,该朝始于公元960年,到公元1129年,这等金鱼已遍及各地。该书另一处宣称,公元1548年以来在杭州产生了一个变种……并把它作为一种赢利的来源。③

这段文字,同样没有提及《本草纲目》这个书名。

据统计,在《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三本名著里,达尔文至少18次提及“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早期的中文译者,在翻译达尔文著作时,或说这本“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究竟是什么,还“待考”,或说它是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④

1959年,中国学者吴德铎与潘吉星,首次考据确定,达尔文在讨论鸡和金鱼时,所引用的“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和“一部中国古代著作”,指的正是《本草纲目》。

潘吉星在《本草纲目》中,找到了与达尔文的叙述高度对应的原文:

查《纲目》卷48《禽部》,确实提到七个品种的鸡,同时,“时珍曰: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有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俱乌者”,这些地方与达尔文句句相合。查《纲目》卷44《鳞部》,“时珍曰:金鱼有鲤、鲫、鳅数种……独金鲫耐久……赤鳞鱼即此也。自宋始有家畜者。今则处处人家养玩矣。”显然,李时珍的最后一句子正是达尔文在前面用引号括出的话。⑤

不过,达尔文笔下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也并非全部是指《本草纲目》。其中可能还包括18世纪北京传教士所著《中国纪要》,和明代人王圻父子所著《三才图会》。⑥

也就是说,达尔文在写作时,使用了朋友提供的《本草纲目》里一些内容片段。他将包括《本草纲目》在内的中国古籍,一概称为“中国百科全书”,很可能是为了行文和阅读上的方便——他还引用过一些“日本百科全书”的内容,同样没有提及具体的书名。由“中国百科全书”这个代称也可以知道,达尔文对《本草纲目》的引用,着眼点在于这本书的“博物”,与医术没有关系。

顺带再说一下李约瑟对《本草纲目》的赞誉。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在当代中国的盛名,与李约瑟有很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正是李约瑟的赞誉,让原本声名不彰的李时珍获得了巨大声誉,使其成了与张仲景齐名的“医中之圣”。⑦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李约瑟如此写道: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大约有1000种植物和1000种动物被详尽地描述在此书的62个部类中……附带的一项工作是收入了8000多种处方。

……中国博物学家中“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中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⑧

李约瑟的这两段话,包含两层意思:

(1)他将李时珍视为一位博物学家,认为《本草纲目》的核心价值在于博物,而非医学。他更看重书中记录的植物和动物资料,“8000多种处方”被视为“附带的一项工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