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短史记红楼梦作者 > 本草纲目因何闻名欧洲(第2页)

本草纲目因何闻名欧洲(第2页)

(2)他将《本草纲目》科学成就的上限,确定为近代科学之前的“最高水平”。也就是那些没有机会接触到伽利略、维萨里(近代解剖学创始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之人,在科学探索中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

李约瑟的赞誉是恰当的。博物学属性,而非医学价值,才是《本草纲目》在欧洲享有盛誉的核心原因。正如美国当代历史学者范发迪所言,《本草纲目》能在17-19世纪的西方流传颇广,乃是因为它相当于一本“所有研究中国博物学的学者必备的教科书”:

该书编制复杂,内容宏壮辽阔。17世纪的一个版本有36卷,囊括了赶过1200种植物、动物和矿物。至少从17世纪晚期开始,西方学者就已知道这部著作,纵然在19世纪,它也一直是“所有研究中国博物学的学者必备的教科书”。(《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

作为博物学名著的《本草纲目》,对17-19世纪的欧洲知识界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作为药典的《本草纲目》则未必。书中药理的东方特色和时代局限,是很难被近代欧洲知识界所接受的——当时的欧洲,正处在自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转型的关键期。

比如,该书收录药物庞杂,分类也不科学。

李时珍把药物划分为16部,有水部、火部、土部、石部、人部等。“水部”之中,又分出雨水、露水、冬霜、腊雪、屋漏水、井泉水、山岩泉水、地浆、磨刀水等名目,且称这些水的药效各有不同。书中的“人部”尤其令人骇异。内称:凡乱发、头垢、耳屎、指甲、牙齿、人屎、月经血、人尿、人血、精液、唾沫、牙垢、人汗、眼泪、胡须等,皆可入药,皆有其独特药性。

这种分类,既与欧洲传统医学存在很大区别,对雨水、露水的药效做望文生义式的区分,也与“通过科学手段如双盲对照实验来获取实证”的现代医学背道而驰。

再如,全书贯穿着“以形补形”的理念,在现代医学看来也很荒诞。

书中主张“以胃治胃,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以骨入骨,以髓补髓,以皮治皮”。“兽部”里说“六畜心”主治“心昏多忘,心虚作痛,惊悸恐惑”,也就是一切与“心”相关的病症。“健忘”的病因被说成“心孔昏塞”,所以治疗的手段就成了“取牛、马、猪、鸡、羊、犬心,干之为末。向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闻一知十”。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健忘是大脑有问题,与心脏并无关系。维萨里(1514-1564)早在16世纪就已通过解剖大脑指出,人类的精神活动来源于大脑而非心脏。《本草纲目》中的这类药方,自然很难得到17-19世纪欧洲医学界的认同。

此外,《本草纲目》一书还充满了巫术色彩。这可能与李时珍“幼以神仙自命”有些关系。书中借鉴了很多道教的神仙方术,包括丹药方子及服用方法。还收录有许多“杀鬼”“杀百精”“通神”的药方。

以简单粗暴的“类比与对应”作为药理,也是《本草纲目》的一个重要特色。如“服器部”中,有用“鱼笱”(一种竹制渔具)和“渔网”来治疗鱼骨卡喉咙的方子,药理是这些渔具既然可以搞定鱼,将它们烧成灰或者熬成汤,自然也能搞定喉咙里的鱼骨;还有药方说,将猫或狸的毛烧成灰,可以治疗疔疮,药理是古人把疔疮叫作“鼠瘘”,且误认发病原因是该部位被老鼠舔过,猫与狸既然可以降服老鼠,它们的毛发烧成灰,自然也能降服“鼠瘘”。

因时代局限,李时珍甚至相信“自经死绳”(即上吊自杀用的绳子)也有它的特殊药效。他先说了一个故事:“按张耒《明道杂志》云:蕲水一富家子,游倡宅,惊走仆于刑人尸上,大骇发狂。明医庞安常取绞死囚绳烧灰,和药与服,遂愈。”

意思是:有一人因被尸体绊倒而受惊发狂,吃了绞死过囚徒的绳子烧成的灰后,病就好了。

说完故事,李时珍又发了一段议论:“观此则古书所载冷僻之物,无不可用者,在遇圆机之士耳。”

意思是:无论如何冷僻的东西,都有它的药用价值,关键得看能不能遇上“圆机之士”。“圆机”这两个字,已与实证医学相去甚远,只可归为不可知的神秘主义。

以上种种,并不是要否定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历史价值。而是想要指出并解释一个事实:《本草纲目》在近代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主要来自博物,而非医学。

参考资料

①王蓉,王升。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发明创造[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3。

②达尔文。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③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④吴德铎。达尔文与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J]。科学,1959,(2)。

⑤潘吉星。中国文化的西渐及其对达尔文的影响[J]。科学,1959,(4)。

⑥吴德铎。再论达尔文与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J]。社会科学战线,1984,(3)。

⑦郝长燚。不断被记忆的李时珍——李时珍形象演变与社会文化变迁[D]。天津:南开大学,2011。

⑧潘吉星。李时珍研究文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5。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