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爱做衣服的小虫子
阅读赏析
昆虫界不仅有建筑师、钻井工人,还有音乐家、服装设计师,在本篇中,我们就将认识到一位爱做衣服的小虫子。你一定很难想象,它的设计天赋竟然是与生俱来的,究竟它能设计出怎样的衣服?阅读这篇文章,你就能找到答案。
阅读批注
温暖的春天终于来了。憋了一冬天的我终于可以迎着和煦的春风出门踏青啦。我走在路上,忽然发现一根很小的柴束在空中动来动去。我心想这东西怎么会平白无故自己动弹呢?于是我小心地走上前一看,啊,原来是柴束里的毛虫在动啊。真是吓死我了。[1]
毛虫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条纹,它一直在动,至于是在找吃的,还是在找一个能让它安安静静变成蛾子的地方,我就不知道了。
毛虫用树枝包住了身体,只露出头和六只短足。它的胆子特别小,但凡有点儿动静就嗖地一下把自己藏起来。我们一般管这个小家伙叫柴把毛虫,也是被管虫的一种。
被管虫怕冷,一出生就给自己建了一个温暖的茅草屋。茅草屋就像穿在身上的衣服似的,在它变成蛾子之前,这件衣服它是绝对不会脱下来的。[2]
被管虫的衣服样式都差不多,像个纺锤,一寸左右长,前边的细枝是固定的,后边是分开的。衣服的主要材料是那种滑溜溜的带着木髓的小树枝和小叶子,或者草叶和柏树的鳞片枝。[3]
假如有时候被管虫实在找不到做衣服的材料了,也会用一些枯叶的碎片和碎枝做衣裳。总之,保暖是最主要的,至于用什么材料,被管虫还真不太在意。
被管虫做的衣裳是有讲究的,为了确保行动方便,它绝对不会在前面放一些影响它头部活动的树枝。省得干着干着衣服坏了。离它脑袋比较近的地方有一个领圈,领圈的丝带用料是一些碎木屑,这种材料很有韧性,不会影响行动。柴束前面可以容毛虫自由活动头部的地方摸上去很柔软,那是用纯丝织成的网,外面包着绒状的木屑。这些木屑,是毛虫割干草时得到的。
被管虫的衣服还是挺有意思的,总共有三层,按顺序排的话最里面是细小的绫子,与毛虫的皮肤直接接触;第二层是碎木屑做成的混合物,用来保护衣服上的丝;最外面一层是小树枝做成的外壳。
一般情况下所有被管虫都穿着三层衣服,唯一的区别是被管虫种类不同,最外面一层衣服的用料可能也有所不同。一些讲究的幼虫,用一些树干的碎片、细麦秆的小片或是绿草的碎叶等制成外壳。这些外壳制作精心,美观、大方。也有的被管虫比较懒,随便找一些干草敷衍了事,这种衣服不用想,听上去就感觉很粗糙。[4]
四月份的时候,我抓了几条比较小的被管虫,把它们放在一个铁丝笼子里。那时它们还处在蛹期,等着变蛾。可是它们一点儿也不老实,总是动来动去。还有的竟然爬到铁丝格子上去了,用一种丝做的小垫子把自己固定住了。
六月底,雄性的幼虫从壳里钻出来,这个时候它们已经变成蛾子了。雄蛾穿着一件简单的黄灰色衣服,翅膀和苍蝇的差不多,边上有细须头,身上长着像羽毛一样的触须,看上去非常漂亮。
几天以后,雌蛾也从壳子里慢慢爬出来了。它们的样子实在太难看了,像怪物一样。它们没有翅膀,就像一个光溜溜、圆乎乎的肉棍。[5]
雌蛾戴着一顶灰白色的帽子,背中间的第一节上有一个很大的长方形黑斑点,这是它们身上唯一的装饰品。与雄蛾比起来,雌蛾真的太难看了。
雌蛾离开蛹壳之前会把卵产在里面,还把自己的衣服也留给孩子们。雌蛾产卵的时间很长,产卵量也很惊人,一般需要三十个小时左右。
产完卵后,它们会把自己关起来,免得被打扰。这时,它已经找不到可以堵门的材料了,只能用那顶丝绒帽子来堵住门口,确保孩子们的安全。[6]
雌蛾妈妈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柔软舒适的屋子,也为了让刚出生的幼虫找到合适的材料包裹**的身体,它还要用自己的身体给孩子们再设置一道屏障。
它在隧道里跑来跑去,经过一番猛烈的动作,它身上的绒毛掉下来了。但是它还来不及给孩子们做最后的事,就因太过劳累不幸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