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
破岗渎开凿期间,发生过一件怪事。当时士兵凿断一座山岗,在山腹之中挖出了一条巨大的不明黑色之物。此物身黑若漆,长达数十丈,有如一艘巨舶,但无法分辨哪端是头,哪端是尾。更怪异的是,这东西好像具有生命,自出土以来一直蠕蠕而动,周身不断渗出**,仿佛正在融化。
士兵们没人知道挖出的是什么,也不知是吉是凶,更不敢贸然处理,只好派人守在那里。不消几个时辰,黑色之物融化成了一沟浊水,渗入泥土,消失无踪。
猰貐
神话中的昆仑山,乃是“帝之下都”,天帝神宫所在。上古时代,那里是尘世碌碌凡人最向往的神仙境界。
《山海经》记载:“猰貐,居弱水中,其状如貙,龙首,是食人。”
丹鱼
三足鳖
后来民间传说又提到一种三足鳖,则是奇毒无比的变异之物。相传明朝的时候,江苏太仓有户普通人家,丈夫不知从哪里得来一只三足鳖,拿给妻子炖汤。那只鳖太小,作为一家之长的丈夫一个人吃都不太够,家里的其他人自然连染指的机会都没有。
丈夫吃完,照例要睡个晌午觉,睡着睡着,竟然化成了一摊血水,全家骇极喧嚷,惊动了四邻。当时人命大案,四邻都要作为证人过堂见官,一个搞不好,轻则“讼累”——被官司拖累农桑,赔损盘缠;重则自己都有牢狱之灾,因此邻居们一见死了人,赶紧把那位妻子送到了衙门。
太仓知县名叫黄廷宣,他是读书人出身,心思缜密,头脑清楚。虽然从来不曾见过这等活人融化的诡异案例,却仍按部就班地耐心审问勘察,把案发之前死者行止作息的点点滴滴一一问到。问及饮食,死者之妻如实回禀,黄廷宣沉吟半晌,命差役找一部医书来。
鬼舶
鬼舶即是“幽灵船”,南海舟师贾客之间常有所传闻。当时海船远航,在海上与别船相遇,要由司职引航的“火长”登上船头,高举火把,遥遥传讯,其原理类似后世航海的“旗语”。但有时火长举火挥舞,对面的船只却始终默然无应,再驶近些,可以瞭望到来船的残颓破败,甲板船舱空无一人。
“是鬼舶!”
火长大声确认,船上的巫祝马上开始施法,扯开发髻,披散头发,向海里抛洒糯米,用古老神秘的法术,防御鬼舶带来的强大邪气,同时立即转航,尽最快速度逃开。
方蚌
旧日闽南沿海的居民常驾船出海,远涉海外荒岛伐木采药。那些荒岛与世隔绝,千万年来人迹罕至,繁密的林薮深处,不知盘踞着怎样的异物。
传说有个樵夫随船到一座荒岛樵采,那岛上覆盖着大片的森林,放眼望去,满目苍翠,只有岛缘窄窄的一带沙岸,未生林木,岛屿中央,怪峰森耸。樵夫思量着,这种荒无人烟的岛屿腹地,必然多生珍贵的药材木材,何不深入探索一番,碰碰运气?于是不管其他主张慎重、不愿走远的同伴,独自取了斧子绳索,就以远方的山峰为向导,扪萝攀藤,直望岛心而去。
穿过密林深箐,耳听水声潺潺,一条山涧出现在眼前,樵夫猛地停住脚步,不能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那山涧之内,散落着无数巨大的蚌类,最大的超过一丈之巨,最小的也有数尺长宽。樵夫做梦也想象不到世上居然有如此巨大的蚌类,更让他惊诧的是,这些大蚌竟都是方形的!
一大片方形大蚌,如同无数怪诞的小屋、箱子,密密麻麻挤满山涧,不知几千几百。樵夫丝毫没有身入异境的惊喜感觉,他只感到出离的诡异,毛骨悚然。他小心翼翼挪步后退,猛不防脚下一滑,山石簌簌滑落,几块飞石正击在较近的一只巨蚌壳上。樵夫大惧,屏住呼吸,回头望向那只巨蚌,山涧之中,只听流水淅淅,一片死寂。忽然,那只巨蚌的贝壳徐徐张开,露出蜷曲其中的一个人形的东西,皮肤靛蓝,两眼血红,奇丑无比,见了樵夫,手足俱动,似乎想要出来,只是脊背粘连在贝壳上,急切间脱身不得。樵夫吓得脚都软了,张皇之下,脚下连蹬却站不起身。这时,仿佛是得到了某种讯号,满涧的巨蚌次第张口,每只蚌中都生有一个蓝肤怪人,大大小小,扭曲挣动,盯着樵夫伸手欲抓。
樵夫干号一声,鼓起平生力气一跃而起,没命逃奔,听得身后剥剥有声,仓促间回头一看,魂飞魄散,那些大蚌竟像车轮似的跟在身后疾滚,紧紧追了上来。樵夫恐惧至极,脚下跑得飞快,而大蚌的形状显然不利于翻滚,加上密林丛莽,障碍颇多,樵夫逃到海边船只泊靠处时,身后已经没剩几只大蚌了。船家正倚在舷边翘着脚晒太阳,老远听见樵夫的哭号,转眼看时,也吓了一跳。但那船家悍勇之极,抄起伐木的大斧跳下跳板,正碰上一只追来的大蚌,暴喝一声,双手抡开大斧,劈头直砍上去,“咔嚓”脆响,蚌壳应声而碎,碧血迸溅,连蚌壳里的蓝肤人也一道劈死了。其他大蚌好似嗅到了危险,不敢再追,慢慢退入丛林。
蛘
水母
古传江河之底,生有一种异物,如龙如蛇,又似虹霓,长十余丈至数十丈不等,头尾等粗,名为“水母”,也叫“玄霞之兽”。虽具“兽”名,但未见此物表现出生物特征的记载,是否生灵,难以究证。
水魈
桂龙晚天精
全全幽魂精
鹿身戒尸精
??
茈鱼
《山海经·东山经》记载的泚水源出“东始之山”,向东北流注入大海,水中多产个大味美的贝类;还有一种怪鱼,形如鲫鱼,一首十身——一个鱼头,十个身子,名为“茈[zǐ]鱼”。茈鱼闻起来毫无腥气,反而清香隐隐,香味令人想起药材芎?草的嫩苗。茈鱼入馔,极具健胃固肠之效,食用者从此不再放屁。
《山海经·北山经》也载有一种一首十身的怪鱼,名为“何罗鱼”。此鱼叫声如狗,鱼肉对痈疽毒疮疗效极佳。明代人杨慎认为,《山海经》记载的这两种鱼,或许是章鱼之类,所谓十个身子,其实是章鱼的触腕。这样解释,“一首十身”就毫不稀奇了。
鯈鱼
鯈[tiáo]鱼产自彭水,这种鱼实在没有一点鱼类特征,《山海经·北山经》描述说,此鱼外观更像是鸡,全身长满红色羽毛,三尾、六足、四个脑袋。最特别的是其食疗功效,“食之可以忘忧”——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可以令人忘掉一切不开心的事情,人生失意之时,最适合吃一尾。大规模饲养后开烤鱼店,一定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