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妖怪志异影视作品 > 未知之物(第2页)

未知之物(第2页)

此念方起,狂风陡生,阴云四合,眼见一场疾风骤雨迫在眉睫,那些来看热闹的舢板小筏,纷纷靠岸的靠岸,回船的回船。已而风雷大作,怒潮连成一片,排山倒海,有如万马奔腾,震耳骇胆,饶是各艘船上见惯风浪的老江湖,一旦身处天怒之下,亦不免战栗失色。蓦地里强光耀目,一声巨雷响起,仿佛天宇也给劈裂了,震得漫空层云尽销,雨霁天晴。

片刻之后,有人在岸上发现了那条蜥蜴的尸体,半条尾巴还拖在江水里,体型却比在船上现身之时变大了一倍有余,周遭泥土一片焦黑。蜥蜴肚腹中裂,宛若被利刃剖开,素缯般的肚皮上,书有八个殷红篆字:“水怪为害,庚辰诛之。”世人这才知道,挽住货船的青色巨爪,竟是传说中大禹座下、降服过绝世水魔无支祁的神将庚辰!

不明物怪之所以“不明”,多半是因为神出鬼没,其实难测。尤其是夜间行动的物怪,幽昧迷离,更无从辨识。

清朝康熙年间,山东琅琊人王圣俞驾船冶游江东。一天夜里,泊舟江心,其时月华清朗,映得一川江水明如秋练,王圣俞耳听波涛澎湃,辗转不能入眠,便唤起小书童,替他捏腿揉背。

小书童替他按摩是做惯了的,手法轻重适宜,捏得王圣俞通体舒泰,安然欲睡。忽听船篷之上一片沙沙之声,仿佛一个小孩子踩在芦席上疾走的动静,起自舟尾,渐渐向船舱而来。王圣俞睡意全消,翻身坐起,书童想问,给王圣俞一把掩住嘴巴,低声道:“你听见了吗?”小书童连连点头,王圣俞道:“莫做声,说不定是贼人!”小书童吓了一跳,眼睛睁得大大的,连气也不敢喘了,王圣俞却还有吩咐,“去把箱子里那口剑取来,手脚轻些。”

书童蹑手蹑脚地打开箱子,捧了剑来,刚要交给主人,眼睛一抬,大声尖叫,一屁股坐倒,长剑坠地。王圣俞抄剑在手,回头见船舱之外,倒垂着一个脑袋,正向舱中窥看,背着月光,看不清脸孔模样。他大喝一声,拔剑纵出,游目四顾,唯见疏星皎月,漫漫江波,哪有半个人影?

一番扰嚷,惊起了另外所雇、睡在别舱的几个仆从。众仆听了主人所述,提着灯满船去找,却什么可疑之人也没找到。

“会不会是看走了眼?”

一个人看错,不无可能,可是主仆两人四目共睹,那就不能不多加提防,因此王圣俞摇头道:“船上或有蹊跷,大家还是小心为好。”抱剑坐到船头,全神警惕,仆从们只好也陪主人坐着。

船只轻**,大家倦意渐浓,小书童困得东倒西歪,几乎就要栽下船去。忽听王圣俞低喝一声:“来了!”大家张目看时,但见一点青火如灯,在水面之上远远地浮游而来,漂至舷边,火光骤敛,隐约见一条黑色人影,攀着船舷往上爬。

有个仆人早拈了弓箭在手,刚刚拉开弓弦,那影子却化为一阵黑烟,消散无踪了。

物怪是未知世界的极致象征,映射着人类的敬畏,敬自然之博大,畏自然之无情。

最为诡异的怪物,出现在宋初文学家徐铉的札记里。

据徐铉记载,某地的渔民在海上捕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当时渔民们正将丰收的鱼货倾入鱼舱,“扑啦啦”乱跳的鲜活鱼虾中,突然伸出一只人手。

渔民们吓了一跳,鱼舱里怎会藏得有人?方才打开鱼舱的时候,里面分明空空如也,那么这人从何而来,难道竟是随着那一网鱼虾从海里捞出来的?

这就更匪夷所思了,渔民们无暇细想,赶紧抓着那人的手腕,要把他拽出来。没想到,一拽之下只拽出一只孤零零的手掌,阳光之下看得真切,那手掌的掌心,居然还长了一张人脸!

捧着手掌的渔民失声大叫,像是给蝎子蛰了似的,把那手掌远远扔了出去,怪手摔在肮脏的船板上,伏了片刻,用五根手指撑持着,掌心朝下,慢慢“站”了起来。

一只长着人脸,并有生命的手掌,这是什么鬼东西!

阖船上下,没一个人识得,见怪手似乎想要爬动,一个渔民手持竹竿,一挑一按,把它挑翻了个儿,牢牢压在竹竿之下,五根手指向天,屈伸挣扎不已。其他渔民围上前细看,但见掌心那张人脸,眼耳口鼻七窍皆具,被竹竿压着,斜眼歪嘴,却发不出声音。

众渔人看得浑身上下直冒寒气,都拿眼睛瞧着渔头问:“怎么办,要不要一刀杀了!”

渔头老成持重,劝众人道:“不明之物,不宜妄杀,我看还是放了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