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华杉读书笔记目录 > 附录 虎嗅采访实录(第3页)

附录 虎嗅采访实录(第3页)

另外,如果非要说至暗时刻,只能说在健康上遇到过一点问题。大概在2009—2010年那段时间,创业前期太拼了,那个时候我的工作量巨大,有时候一天要飞两三个城市,一年飞200多趟,每一个客户都要自己亲自去见,去提案。

我可能早上飞哈尔滨,午饭就在飞机上吃了,然后下飞机直奔客户公司,下午2点跟老板开会,之后又直奔机场,在机场吃个晚餐,晚上9点飞回上海。第二天早上到公司给大家开完会,吃完午饭下午又要飞到贵阳去。长此以往,就把身体搞垮了。

再加上每天都在想创意,那时候我的床边都放着一个本子和笔,因为可能睡着睡着,嘣一下就想到一个创意,必须马上起来把它记下来,连做梦都在想创意。过度疲劳加上用脑过度,就造成了我整夜整夜睡不着,就得了焦虑症。

刚开始一年多,我也不知道是焦虑症,因为检查身体什么毛病也没有发现,就去扎针灸、吃中药,也没效果。后来有个朋友告诉我说,你这个可能是焦虑或者抑郁,然后就看了专业医生,开始吃药,但从此这个药就不敢停了。所以要说最难的时候,可能就是那几年。

那次生病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对我来说生病也是上帝的礼物,促使我改变。那个时候我们公司已经做了10年,也带出了一批骨干,生病后我就开始让我们肖总做总经理,也在2014年开始搞合伙人制。

也是从这以后,公司发展得特别快,开始脱离过去那种完全由我和我弟两个人来干活,其他人只是打下手的作坊时代。那时候我不得不把事情交给下面的同事,结果发现人家干得也挺好,这就给了我新的体验,也为公司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所以这也是件挺好的事情。

8 学习最重要的是切己体察和知行合一

虎嗅:您写了很多关于传统著作的解析,其实关于国学,最近几年争议还挺大的,有很多人可能会说儒家的传统,可能也是我们落后的根源,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的?

华杉:有人认为它是我们落后的根源,我也同意。因为我们今天好的一切和坏的一切,你都可以归因于它,就是儒家思想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我弟弟就比较反对儒家的这些东西,但是我说就算你反对,你也是儒家。他说:“我知道我是儒家,但是我要敢于反抗。”我觉得他说得很准确,儒家思想是在我们血脉里,在我们的集体潜意识里,可以说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它打造的,这里也建议大家去读一下“华杉的弟”的诗集《有人写诗》。

对于学习儒家思想,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切己体察和知行合一,你还是要在行动当中去学。王阳明曾经讲过,圣人“不离日用常行内”。圣人之道就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想想圣人会怎么做,你再去效仿他们。

比如渴了喝水,先想想如果是孔子会怎么喝?如果是苏格拉底会怎么喝?如果是康德、黑格尔、华盛顿,会怎么喝?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先想一下圣人的做法,然后选择一种去知行合一。

当然你可以说这件事我不想学孔子,我就愿意像苏格拉底一样去做,或者我愿意像华盛顿一样去做,不管你学谁都可以,重要的是你要一件件地知行合一。这个在《孟子》里叫作“必有事焉”,就是说我们讨论问题,一定要有具体事,有具体事才能知行合一,如果不能知行合一,这个问题就是空谈,就没有意义。

比如学国学,其实没有一个学问叫作“国学”,所谓的国学里也有很多派别,就算是儒家思想,也都有差别。事实上你对任何一种哲学,都不是照单全收,还是得一事一议,就是每一件事,实际上你都得做出自己个人的选择。在你选择的时候,你会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9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是一个广告

虎嗅: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聊书的环节,第一本是您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在前段时间很火的《狂飙》里,被称为高启强的人生之书。那这本书对您意味着什么?

华杉:其实《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本书,算是华杉讲透儒家思想系列书的广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本来没计划写这本书,我思想的哲学底子还是儒家,所以我就想写一套“华杉讲透四书系列”。在我准备开始写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写了一本《华杉讲透〈论语〉》,会有人看吗?我是做企业的,好像跟《论语》八竿子都打不着,别人可能觉得你只是玩票的。

后面我又一想,我是搞战略的,那我写本关于兵法的书应该就跟我的身份比较契合。如果我先写一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卖火了之后,就有了国学大师的标签,那这个国学大师再讲《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王阳明传习录》,这就很自然了。

所以我是顺应着这样的考虑,临时决定把《论语》放下,开始写《孙子兵法》。然后大概写了183天,我就把它写完了。现在《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卖了100多万册,但《华杉讲透〈论语〉》才卖了十几万册,《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也卖出超过10万册了。

10 按动作序列来提高转化率

虎嗅:我看到《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本书的腰封特别有意思,只写着“先看封底”四个字,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华杉:这是我弟弟华楠的创意,是一个营销手法。“先看封底”这四个大字不是为了提醒你去看封底的内容,只是为了提高我们的销售转化率。

华与华做营销,是先把转化率按动作序列来进行分解,然后再提高每一步转化率的。

比如说一个人买书,他的具体动作是什么?是他拿出手机付钱买书,对吧?那么往前推,买书的前一个动作是他把书从书架拿到收银台这里来;再往前推一个动作是他正在翻阅这本书,看值不值得买;再往前推一个动作是他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再往前推一个动作是他在逛书店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然后他走到这本书的前面。这里面的每一步,其实都可以想对策提高转化。

比如我把书的封面设计成最刺眼的红黄色,是不是就提高了被看见的概率?看见之后,他得走过来,但买之前他肯定还是要把它拿起来看看。

假定一个机场的书店里有3000本书,逛书店的人最多只会拿起3本书来看看,那被人拿起来看一眼的转化率只有千分之一。我们把腰封设计成“先看封底”,就是为了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进而吸引他把书拿起来。

假定说我们能把拿起的转化率,从千分之一提高到千分之二,那么我们的销售概率就提高了一倍。当他拿起书来去看封底,然后封底上的每一句话的设计,也都是为了提高转化率。

我们在封底放上了“被普遍误解的兵法原意”,也是因为人性都喜欢猎奇,如果是他不知道的,有新鲜感的,他就买了。

《孙子兵法》最重要的核心思想有3条:

(1)兵法首先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

(2)不是战胜之法,是不败之法。

(3)不是战而胜之法,是先胜后战之法。

但如果我把这几句话写在封面或者写在封底,一般人他就理解不了,看不懂就不会买了。

你可以把这些设计都理解为佛教里面讲的“方便法门”,是为了传真经给你,先来做一些能吸引你的东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