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在香江我自己就是豪门完整版 > 第68章 舆论反转与资本棋局(第2页)

第68章 舆论反转与资本棋局(第2页)

先让事情慢慢的淡化,等这事过去了,自然也就没人会调侃我们了。

而且我相信,香江的其他媒体报刊,他也都不会轻易的站出来,主动向江伟杰道歉的。”

听到金鏞这么说,刚刚提议的那名员工,立马应道:“明白了,总编。”

不过,与《明报》这边的沉默不语,截然不同的是,香江的其他媒体报纸,立马就转变了態度,开始疯狂的吹捧江伟杰。

其中,胡仙的《星岛日报》和马家的《东方日报》尤为夸张,將江伟杰称作香江的金融巨子,用尽各种溢美之词,完全忘却了之前对他的讽刺。

而为了提高销量,这些报纸可谓是毫无底线,就连香江的民眾们,在看到这种戏剧性的反转时。

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纷纷感慨这些无良报纸,真他娘的是墙头草。

不过,在民眾心底,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江伟杰確实是厉害,居然能得到欧美各国媒体报刊的认可与吹捧,说明其他必定是有著过人之处的。

毕竟此时的香江民眾,他们对于洋人,那多少还是存在一些崇拜心理的。

总觉得老外的东西,就是好,能力就是强,也因此,他们对江伟杰的成就,更多的是几分惊嘆与钦佩。

时光冉冉,转瞬一周就过去了。。。。

隨著江伟杰在金融界的名气,与日俱增,就连香江大学那边,都对他的槓桿融资理念极为推崇。

竟然多次对其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他能到学校去开展演讲,为莘莘学子讲解这一创新理念。

然而,江伟杰却都毫不犹豫地一一拒绝了,在他看来,以如今自己的身价去,他可丟不起这个人。

而与此同时,滙丰银行那边,因为江伟杰此次运用槓桿融资,从滙丰这边获取贷款,

从而成功的收购了英达集团这一事,在业內算是声名大噪,出尽了风头。

也因此,作为推荐人的袁天凡,不出意外的迎来了他职业生涯中的重大普升,从原来的信贷主管,一跃成为投资部的副总经理。

这一晋升,不仅是对袁天凡个人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从侧面反映出滙丰银行对此次槓桿融资收购案例的重视,以及对未来金融创新业务的积极布局。

与外界的喧囂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达集团董事长办公室內。

此时一片静謐,江伟杰正端坐在办公桌前,神情很是专注地听取小助理何艷芳的工作匯报。

何艷芳微微前倾,神色很是认真地说道:“老板,我听阿芬说,市场上有別的机构,

也在悄悄的收购青州英泥的股票呢。”

听到何艷芳的匯报,江伟杰心中瞬间瞭然,作为拥有穿越者的他,他自然是清楚地记得,在原时空的这个节点上。

李黄瓜在收购九龙仓失败后,便迅速的將目光转向了青州英泥,开启了又一轮的商业布局。

想到此处,江伟杰目光坚定地看向何艷芳,沉稳地说道:“你先详细匯报一下,公司目前的收购进度!”

闻言,何艷芳迅速的整理了下思路,而后,有条不素地匯报导:“关於青州英妮,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收购了450万股。

这些股票的收购均价,都控制在每股6港幣以內,总计耗费资金2000万港幣,现在青州英妮的股价,在每股10港幣左右波动。

至於长江实业的股票,我们仅收购了33万股,每股收购价格在15块港幣左右,总共费了500万港幣。

目前,长江实业的股价也有所上涨,已经升到每股17块港幣左右。”

听完何艷芳的匯报,江伟杰不禁心生疑惑,为何长江实业的股票收购量,会如此的少?

於是,他开口问道:“为什么长江实业的股票,才收购了这么一点?”

对於老板的询问,何艷芳解释道:“老板,长江实业那边的股票情况比较特殊,个股成交量实在是太低了。

而市面上有限的流动性股票,又仅仅集中在少数几个头部公司手中,整个交易市场的活跃度严重不足,这给我们的收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