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在香江我自己就是豪门免费阅读 > 第67章 从困惑到惊嘆(第3页)

第67章 从困惑到惊嘆(第3页)

隨后第二天,《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里,就对槓桿收购进行了报导:“东方链金术:槓桿收购,重构资本游戏规则!!!”

“就在一个星期前,香江突然涌现出一种全新的收购融资理念一一槓桿收购,起因是一位名叫江伟杰的华裔投资家,在收购英达牙膏厂时,巧妙地利用英达的资產作为质押,

然后向滙丰银行贷款。

进而完成了对英达集团的收购,这种用別人的“鸡”来抵押贷款,並买下这只“鸡”,然后为自己下“蛋”的操作方式,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

为金融届、投资界打开了新的思路,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槓桿融资为那些苦於缺少资金的公司,提供了新的思路。

槓桿收购理论,对於合併融资,那更是有了开创性的理念,这是值得所有人铭记和学习的。

所以,江伟杰真的是一个天才。”《华尔街日报》不仅用大篇幅,详细地报导了江伟杰的槓桿收购案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他的讚赏。

不仅如此,除了《华尔街日报》外,就连《经济日报》,以及英国的《泰唔士报》、

法国的《每日邮报》等国际著名报纸媒体。

也都纷纷將槓桿融资作为当天的新闻头版头条,所有媒体都是整版篇幅的对其进行介绍,纷纷给予了江伟杰极高的讚扬以及关注度。

一时间,江伟杰的名声响彻海內外,各大经济学院的课堂上,眾多商人、银行家都在仔细研究槓桿融资,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他们仿佛是看到了一座新的財富金矿,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在这个全新的投资理念中,分得一杯羹!

而与此同时,当全世界金融界都在热议江伟杰的这套槓桿收购理论时,凭藉著这股热潮,江伟杰的名声也立马就疯传回香江。

仅仅几天时间,形势就发生了惊人的反转,这无疑给了当初那些嘲讽江伟杰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香江的《大公报》言辞犀利地批判道:“一位受到世界前十著名大学、银行家、投资界以及全球各大媒体追捧的金融理念创造者。

竟遭到我们香江本土媒体界的集体贬低、嘲讽与挖苦,这究竟是出於无知,还是仅仅为了博眼球?

那些曾经讽刺江伟杰是井底之蛙的人,那你们自己又是什么?

从始至终,江伟杰先生在面对香江媒体界对他决策的嘲讽时,从未对此做出过任何的回应。

我想,江生应该並非是不愿解释,而是认为与这些愚蠢的媒体沟通,那无异於是在对牛弹琴,毕竟確实是“夏虫不可语冰”。

就拿某些不良报刊来说吧,其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竟然就敢肆意的低毁他人,这样的报纸又何来的有公信力?

简直就是鼠目寸光,愚弄大眾,又有何顏面以知识分子报刊自居?”

《大公报》的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瞬间便引发轩然大波,令香江这边的眾多媒体人顏面无光,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公报》的这篇文章,其主要矛头,显然是指向《明报》的。

毕竟《明报》的总编金庸,向来都是以知识份子自居的,此番被《大公报》这般指责,无疑是被当眾打脸。

同时,《大公报》的文章还指出,此前那些跟风的媒体,在未深入调查的情况下。

就敢公然对一位得到全球眾多银行家与经济学教授认可的金融天才大肆贬低,实在是讽刺至极。

许多的香江民眾通过《大公报》的这一篇文章,这才晓得江伟杰的厉害之处。

只是隨后,他们又对《大公报》公然嘲讽《明报》总编金庸一事而感到十分意外。

热门小说推荐

灵境行者
卖报小郎君灵境行者
...
将夜
猫腻将夜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