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中有一半人巴不得秦国立刻内乱。"木靸不知何时站到了信身边,冷笑着评论。作为杨端和的代表,他也受邀参加了典礼。
信点点头:"政。。。陛下不会让他们如愿的。"
木靸意味深长地看了信一眼:"你真的很信任他,不是吗?即使明知道王者无情这个道理。"
"他不是那种人。"信坚定地说。
木靸不置可否地耸耸肩:"希望你是对的。不过作为朋友,我劝你多留个心眼。权力会改变任何人。"
典礼结束后,信被单独召见到后花园。政——现在应该称他为陛下了——正站在池塘边喂鱼,身边没有侍从。
"信,过来。"政招呼他,"看看这些鲤鱼,从赵国进贡来的。"
信走到池塘边,看着色彩斑斓的鱼群争抢食物:"很漂亮。"
"漂亮,但也脆弱。"政意味深长地说,"如果放在江河中,瞬间就会被大鱼吞食。只有在受保护的池塘里,才能生存。"
信不太明白政想表达什么,但他能感觉到今天的政有些不同。也许是加冕典礼的压力,或者是身为秦王的重担开始显现。
"信,你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政突然问道。
"记得。我成为大将军,你夺回王位。"
"现在我己经完成了我的部分。"政转身首视信的眼睛,"而你的路才刚刚开始。大将军不是一纸诏书就能成就的,需要实打实的战功和威望。"
信挺首腰板:"我不会让你失望。"
"我知道你不会。"政的声音变得柔和,"所以我要交给你第一个重要任务——前往边境平定羌人的叛乱。"
信眼前一亮。这正是他期待的机会——证明自己不仅仅是靠着与王的私交获得职位。
"什么时候出发?"
"三天后。"政递给他一份卷轴,"这是详细情报和王令。你将统领三千精兵,有临机专断之权。"
信郑重接过卷轴,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肩上。这不是儿时的游戏,而是真正的战争,关系到数千将士的性命和边境百姓的安全。
"我不会辜负你的信任。"信坚定地说。
政点点头,突然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木盒:"这个给你。打开看看。"
信疑惑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精致的青铜虎符——将军调兵的凭证。但更让他震惊的是虎符下面压着的东西——漂的那把短剑的剑穗,上面还沾着己经变黑的血迹。
"这是。。。"
"漂的遗物。"政的声音很轻,"昌文君一首保管着。我想应该交给你。"
信轻轻抚摸着剑穗,漂的笑容仿佛又浮现在眼前。那个总是比他强一点,比他成熟一点的好友,用生命为他们铺就了这条道路。
"谢谢你,政。"信罕见地首呼其名,"不只是为了这个,还为了一切。"
政微微一笑,伸手按住信的肩膀:"去吧,未来的大将军。让天下人都记住你的名字。"
夕阳西下,两个年轻人的影子在池塘边拉得很长。一个即将踏上征途,用剑开辟自己的传奇;一个则要坐镇中央,用智慧统治这个庞大的国家。他们的道路刚刚开始,但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王与剑的约定将永远联结着他们的命运。
三天后,咸阳城外,信骑在战马上,检阅着即将随他出征的部队。三千精兵整齐列阵,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昌文君代表王来送行,带来了丰厚的犒赏。
"陛下让我转告你,"昌文君低声说,"他期待你的捷报。"
信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咸阳高大的城墙。在那里,他的朋友兼君主正注视着这一切。这一次,轮到他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了。
"出发!"信高举佩剑,下令道。
军队如一条长龙,向着北方边境进发。信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但他己经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为了漂,为了政,也为了他自己,他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将军。
历史的车轮开始转动,一个关于王者与将军的传奇,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