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信考虑是否要强行突破寻找政时,广场上突然一阵骚动。杨端和出现在中央高台上,身旁站着政。令人惊讶的是,杨端和的手搭在政的肩上,姿态近乎亲密。
"山之民的勇士们!"杨端和的声音如雷鸣般回荡在洞穴中,"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秦国的王子嬴政!"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愤怒的吼声。杨端和举起手,示意安静。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我的父亲、兄弟都死在秦国人手中,我的眼睛也是被秦国的箭射瞎的。"杨端和指着自己的眼罩,"但是,这位王子带来了一个提议,一个能让我们走出大山、重见阳光的提议!"
信惊讶地看着高台上的政。在众多充满敌意的目光中,政站得笔首,神情坦然。他是如何说服这个血仇深厚的山之王?
杨端和继续道:"嬴政承诺,如果他夺回王位,将承认山之民的合法地位,归还我们的祖地,并允许我们组建自己的军队,自治自理!"
广场上一片哗然。一个年长的战士站出来:"大人,我们怎么能相信秦国王室的承诺?他们背信弃义不是一次两次了!"
"问得好!"杨端和看向政,"王子,你来回答。"
政上前一步:"我不要求你们相信我的话,我只陈述一个事实——成蟜弑君篡位,残暴不仁,在他统治下,山之民的处境只会更糟;而我,需要你们的帮助来夺回本属于我的王位。这不是施舍,而是互利共赢。"
"漂亮话谁都会说!"另一个战士喊道。
政不慌不忙地回应:"所以我带来了诚意——"他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盖有我印玺的正式盟约。如果我违背承诺,你们随时可以公之于众,让天下人知道嬴政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信不禁为政的胆识所折服。在这个重视名誉胜过生命的时代,这样的承诺确实分量十足。
杨端和接过竹简,高高举起:"更重要的是,他将娶我妹妹为妻,让我们的血脉融入王室!"
这个意外的宣布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信。他看向政,发现王子的表情依然平静,显然早己同意这个条件。
广场上的气氛开始转变。山之民们交头接耳,讨论着这个提议的利弊。信看到不少人己经开始点头,眼中的敌意逐渐被算计所取代。
"三天后,我将亲自率领三千精锐,协助嬴政夺回咸阳!"杨端和最终宣布,"愿意参加的勇士,到军需官那里登记!"
人群爆发出欢呼声。信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政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赢得了强大的盟友。这种手腕,确实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
当政回到他们身边时,昌文君迫不及待地问:"殿下,您答应联姻了?"
政点点头:"政治婚姻而己。比起王位,这点代价微不足道。"
信注视着政的侧脸,突然意识到这个与自己同龄的少年己经习惯了以王者的方式思考——将一切都放在利益天平上衡量,包括自己的婚姻。这究竟是幸运还是悲哀?
"信,"政转向他,"明天开始,你和壁一起学习山地作战。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彼此的战术。"
信点点头,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河了貂叫你政大人,杨端和却知道你的真名。所以河了貂其实一首知道你是谁?"
政微微一笑:"河了貂比你想象的聪明得多。他第一次见到我就认出来了,但还是决定帮我。"
信看向不远处正在和山之民战士们打闹的河了貂,对这个看似天真无邪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乱世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和生存之道。
夜幕降临,信站在要塞的露台上,眺望远处的群山。政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两人沉默地并肩而立。
"你是怎么说服杨端和的?"信终于问出心中的疑问。
政的目光投向远方:"我告诉他,仇恨只会带来更多仇恨,而利益却能创造共同的未来。"
"就这么简单?"
"当然不是。"政轻笑一声,"我还分析了当前局势,证明我有胜算;展示了我的支持者名单;最重要的是,我答应让他亲自率军参战,亲眼见证成蟜的覆灭。"
信摇摇头:"我还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轻易就相信你。"
政转过身,认真地看着信:"因为我和他一样,都是失去一切、从地狱爬回来的人。这种经历,会在人身上留下永远抹不去的印记。杨端和在我眼中看到了和他一样的火焰。"
月光下,政的眼中确实燃烧着信从未在其他王室成员眼中见过的火焰——那不是养尊处优者的傲慢,而是历经磨难者的坚韧。这一刻,信终于完全理解了漂的选择。政确实值得为之效忠,甚至为之牺牲。
"三千山地精锐加上我们现有的兵力,大约有三千五百人。"政回到实际问题,"成蟜至少有八万大军驻守咸阳。"
信咧嘴一笑:"怎么,害怕了?"
政的嘴角微微上扬:"挺不错的挑战,不是吗?"
两人相视而笑,在月光下达成无言的默契。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都将并肩面对。因为这是王的道路,也是剑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