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叹息一声,他熟读经书,通晓世情,但此刻却对这个七岁孩童的问题不知该如何作答。千言万语想到最后,他只能轻拍着他的脊背说:“不用怕,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但战斗持续的时间比他们预计的要长得多,从白天一直延续到晚上仍尚未平息。北天生在又累又倦中睡着了,醒来的时候,蒙蒙眬眬地看到住持从地窖中走了出去。
北天生担心师父,不由得忘记害怕追了出去。这时候寺内已无半点灯火,在暗淡的月光下,住持脚步匆匆地走向今日遇袭的宝塔。
北天生回想起白天几位师兄被塔尖砸中时的情景,难道师父深更半夜来宝塔察看尸体?大家都说师父得道高僧,不知道会不会怕鬼魂,但北天生却是怕得要紧。
这一瞬间他真的想跑回到地窖,那里人多才安全,但看师父只是在那堆瓦砾前作了个辑,说声“阿弥陀佛”,然后就走进塔门之内。
师父到塔里干什么?宝塔被炸后损毁严重,剩下半截都不知道有没有倒塌的危险。一想到这个,北天生就强迫自己忘记害怕,赶紧追上去。
在路过那堆埋着死人的瓦砾时,北天生心里说声“师兄们,别害我!”闭着眼睛就冲过去了。
他一口气跑到塔边,后面并没有死人的手从瓦砾里伸出来抓住他。他这才松了一口气,但看到塔门黑咕隆咚的不禁又紧张起来。
只听见黑暗中有人喃喃地说:“落日东出,宝塔断头,弥勒舍身,潜龙出角。十六字谶言难道就应在今朝?”
“师父,是你吗?”北天生怯怯地叫了一声。
“咔嚓——”有人划了根火柴点亮油灯,北天生看清楚了,师父正站在弥勒天尊的像前仔细打量着它。
一般的大庙,走入山门首先肯定是弥勒殿,龙华寺也不例外,弥勒殿里供奉着一尊肥头大耳、眉开眼笑的弥勒佛像。但这塔内的弥勒天尊却是头戴宝冠,身披金甲,整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将形象,和一般的弥勒佛像截然不同。
这尊弥勒天尊像是从唐朝流传下来的,据说全国只有一尊,所以极为珍贵。就连平时的清洁拂拭,住持都不让别人动手,务必亲力亲为。难道就是因为它如此珍贵,所以师父才半夜冒险出来察看它的安危吗?
“天生,你怎么跑出来了?外面现在还不安全。”住持回头看到他,讶异地问。
“师父,我怕……”靠在住持的身边,北天生紧张的心情才稍感平静。
“不用怕,”住持轻抚着他的头顶,“苦、集、灭、道皆有因果,不会因为害怕而改变,只要心持正念,自可坦然面对。”
“师父,你刚才在说什么?”北天生想起住持刚才说的话,“落日东出,宝塔断头”说的就是之前发生的事吧,那后面两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你听到了!”住持叹息一声,不禁回想起二十年前上任住持在完寂前对他说过的话:“这十六字谶言关乎我中华社稷的命脉,唯本寺每代住持外绝不可让第二人知道!”
此刻时逢乱世,每个人的生命都像风中的烛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熄灭,但守护本寺秘密的重任却不能无人继承。他曾经想从本寺僧众中找出一个德智俱备的人来继承大任。只可惜,未法时代还有几个出家人是真心向佛的,大多是想在乱世中求得三餐一宿而已,根本无法承担大任。
今日他见到“落日东出,宝塔断头”两句谶言应验,更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但却彷徨于后继无人。他夜半走入宝塔,一方面是担心塑像会受爆炸危及,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在这个夜深无人的时刻得到神灵的启示,告诉他该如何面对目前的危机。结果让北天生无意中听到了这个秘密,难道这就是天意?
“天生,你跪下!”住持正色道,“在弥勒像前起誓,切不可将今日听到的话告诉第二个人知道,哪怕利刃加身,粉身碎骨,也要坚守这个秘密!”
北天生从来没有见过住持用如此郑重的语气对他说话,仓皇跪下说:“我发誓!”
“起来吧!”住持怜惜地把他拉起来,“让你这个七岁童孩守护此秘确是勉为其难,但这十六个字关系到中华亿万黎民百姓的命运,所以我们必须坚守秘密,明白吗?”
“我明白了,师父!”北天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好,我们回地窖去吧,不要让别人知道。”
两人悄悄地回到地窖,其他僧人都疲倦不堪地睡着了,没有人知道在宝塔之中曾经发生过这隐秘的一幕。
枪炮声持续到天亮才稍有平息,住持带着众僧从地窖里走出来察看寺庙的情况。幸好,除了宝塔被流弹摧毁之外,其他地方并无大损伤。
众僧把压在瓦砾下的尸骸挖出来,收集柴火进化火化,然后围着火堆一起念经超度死者。
这是北天生第一次目睹死亡,眼看着这些平日无比熟悉的师长变成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的尸体,再在火焰中渐续消失,他心里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佛经上不说是,念佛就可以消灾解难,度一切苦厄吗,为什么他们还会死于非命?
但他没有问师父,这两天遇到的新情况太多了,他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和经书和师父所说的并不一样,他开始学着用自己的思维来寻找答案。
平静是短暂的,没过多久更为激烈的枪炮声再次响起,天边还多了一种嗡嗡声,而且声音还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众人都惴惴地望向声音传来的地方,只见天边飞来几只黑影,看起来有点像鸟,但世上没有大得如此可怕的鸟,而且它们还带着震雷一般的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