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井村君已经发表了五篇推理小说,读者已经看得非常清楚,这些作品里,风格越是接近三十年前,质量就越高,里面质量最差的,就是那篇《与杀手共进晚餐》,其次就是这篇虽然以眼下的都市生活为背景,但是杀人手法颇为老套的《开庭前失踪的证人》。这种现象是非常奇怪的。因为任何推理作家,当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了解得更多。但是,从井村君的作品看,这个规律并不存在。他明显对三十多年前的日本更加熟悉。在他的小说里,每次出现新鲜一些的事物,比如互联网、手机之类,用笔就格外生涩。
所以,我相信,这位神秘的井村今野,应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男人。至于作者的其他情况,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继续推理。
天哪!
十津青寅在心里惨叫一声,重重地靠在椅背上,抓着报纸的右手,则有气无力地垂向地面。坂田彦之又在这期《每日信使》上,发表了针对井村今野最新作品的评论。看完评论后,青寅已经很清楚,这个坂田彦之的推理能力实在太厉害了。而且,他还对推理小说有着非常广泛的了解。他竟然能根据作品里的蛛丝马迹,推理出作者的年龄。照这样下去,他很快就能发掘出作者的更多信息。甚至,说不定他还会发现这些小说的真正作者就是已经死在自己手里的寺内健治!
即使他本人没有推理出这一点,那么,看到他这些评论文章的读者,也会有人把这个井村今野和寺内健治联系起来!到了那一天,一定会有负责寺内健治失踪案的警察找上门来,要求自己交出这个所谓井村今野——毫无疑问,这个坂田彦之已经成为自己继续发表寺内健治的小说,每月赚上一大笔稿酬的最大威胁。
“青寅君,你看到没有,这个名叫坂田彦之的家伙,正在一步步推测你那位神秘作者的身份呢。喏,他猜井村今野的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是这样吗?你可是唯一一个见过这家伙真面目的人啊!”
他正在出神,同事岩部泰植挥舞着一卷报纸走了进来,还把报纸往青寅面前的桌上一拍,笑容满面地看着他。
“我不知道!”青寅大喊一声,猛地站了起来,恶狠狠地盯着岩部。岩部惊骇地望着他,抓起报纸快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过了十几秒,青寅慢慢坐下,耳边似乎仍然在轰响着自己的吼叫声。
接下来的一周,他的情绪始终很差,每当想起《每日信使》上的文章,心里就又恐惧,又烦躁。这天,他正无所事事地坐在办公室里,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这是小渊平四郎打来的电话。
“青寅君,这个——你那位井村今野先生,是不是到了交稿的时间了?”
他摇了摇头,说:“哦——主编大人,井村今野先生还没出现,我对此也无能为力啊。”
电话那端一阵沉默,过了好一会儿,话筒里才传来小渊挂断电话的声音。又过了几天,这时已经超过《大侦探》每月最终截稿期限了,小渊再次问起井村今野有没有交来新的小说。
十津青寅的回答仍然是没有。他心里想的是,既然无论发那堆手稿中的哪篇小说,其实都是在为坂田彦之提供进一步推理井村今野身份的素材,那么,干脆暂时不发表任何一篇作品了。这样一来,坂田彦之就无从下笔了。
他万万没想到,新一期的《大侦探》虽然并没有刊登井村今野的小说,但坂田彦之仍然没有放弃对这个神秘作家身份的推理。
在本月的《大侦探》杂志上,我们并没有如期看到井村今野的新作。我认为,这是井村今野先生在注意到了我从前的评论后,为了掩饰自己身份所采取的策略。这不但说明本人从前的推理结果是完全正确的,这还意味着,本人以前试图从小说中推理出作者身份的做法也是有效的。那么,本人还将继续采用这种方法。
在上一篇文章里,本人已经发现,这位笔名为井村今野的作家,应该是一位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男子。而且,根据《大侦探》杂志所刊登出的几篇小说所达到的高超水准来看,这位作家一定有着丰富的推理小说写作经验。只不过因为特殊的原因,这些小说在完成后并没有发表出来。这样一来,作者的范围又可以得到大范围的缩减。目前,本人已经把符合上述特点的所有作家都详细了解了一番,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经历,我已经大体圈定了一些作家。
大概在不久的将来,我就可以正式向大家表明这位“井村今野”的真实身份。
看完这篇评论,十津青寅感觉就像掉进冰窟一般,浑身冰凉。
这个坂田彦之,正在一步步接近真相,他随时可能在报纸上宣布,那几篇小说的真实作者就是不久前突然人间蒸发的寺内健治!
毫无疑问,那一天,也就是自己的末日!
傻瓜都能想到,既然这几篇小说是健治的作品,而自己又无法说清楚那个所谓的井村今野的任何情况,那么,健治的失踪一定毫无疑问和自己有关!
即使警方不会把这种推理的结果视为真正的证据,但他们肯定会因此对自己展开详细的调查,说不定会发现健治在失踪前,曾经来东京和自己见面,甚至,发现死在自己手上的寺内健治的尸体——坂田彦之的文章,已经像一根绞索一样,紧紧勒住了青寅的喉咙。他站起来,走到门口的穿衣镜前。他望着里面自己那张苍白惊恐的脸,猛地攥紧了拳头!他拿定主意,觉得自己绝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听任《每日信使》的文章这样一篇篇发下去。他必须主动出击!
为了拯救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坂田彦之的身份,然后想办法制止他继续撰写文章。
想到这里,他看到镜子里,自己的眼神中间再一次露出可怕的凶光,——一周后。
在天空树脚下的系草家居酒屋,两个面容严峻的男人正坐在店堂的角落里,他们面前只是象征性地摆着一两碟小菜。因为正值下午三点这个生意最差的时刻,居酒屋里除了他们,再也没有别的客人了。
“根据你的请求,我已经查明了一些你需要的资料。”一个戴着墨镜,身穿一身深色西装的男人说。他不但说话的语气冷淡异常,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就连脸上的皮肤、肌肉一动不动,仿佛他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橡胶人一般。
另一个男人穿着一件样式普通的夹克衫,头戴鸭舌帽,围巾在颈上缠了好几圈,严严实实遮住自己的大半张脸。
这个男人自然就是十津青寅了。他神情紧张地朝四周张望了一番,这才低声说:“好吧,请快点把调查结果说一下吧。”
“坂田彦之的文章,每次都是由邮递员送到《每日信使》编辑部的——”
“寄信人的地址你查到了吗?”
“我们接受调查人的请求,会把调查到的情况全部介绍给你的。在我介绍完全部情况前,请不要打断我。如果你还有问题,请到那时再提问。”
青寅点点头。
“我还对名叫坂田彦之的人进行了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叫这个名字的一共七个人,我对每个人的情况都进行了了解,没人有可能写出那样的文章来。这也就意味着,所谓坂田彦之,其实是一个化名。你刚才所说的寄信人地址,每次信封上所填写的都不一样,经过调查,可以判断这些地址都是伪造的。”
“啊,这么说,就没有任何办法查出这个坂田彦之的真实身份了?”
“私家侦探毕竟不是警察,在合法的范围内,我能做的就是这些了。”“橡胶人”面无表情地说。
“唉——”青寅绝望地长叹了一口气,他垂下头,把手伸进怀里,从钱包里数出五张万元钞票,推到“橡胶人”面前。
青寅本以为这个私家侦探会拿了钱后很快离开,但他没想到,这人仍然直挺挺地坐在自己面前。过了十几秒,他才把笔挺的上半身往自己这边微微一凑,压低声音说——“如果委托人的确对某些信息有着巨大的渴望,我们有时也会尽量满足委托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