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玄武门见!无弹窗阅读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君恩(第1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 君恩(第1页)

群臣皆惊。

枢密内阁首辅大臣公孙弘更是在第一时间扶着绣墩跪倒在地。

身后的卫青,身侧的霍去病,虽然没有完全明白意思,也跟着跪倒在地。

随后便像推倒的骨牌一般,承明殿中,文臣武官纷纷跪。。。

月光下的井水泛着银纹,那枚陶土耳叶缓缓下沉,未及触底,水面忽然漾开一圈异样的波光。它不是涟漪,更像是某种折叠的空间被轻轻掀开一角。阿宁屏住呼吸,看见水中倒影开始分裂??不止是她的脸,还有无数陌生的面容在月影间浮沉:一个穿军大衣的老兵正把一封信塞进冰封的战壕缝隙;一位年轻女子坐在产房外长椅上,手里攥着一张没写完的纸条;一名少年蹲在废墟里,用炭笔在墙上画下“爸爸今天没回来”七个字。

她没有眨眼,也不敢伸手去碰。她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记忆投射。这是迟悟之木真正觉醒后的第一次**共相显影**。

小满不知何时走到了她身后,左耳的陶土耳叶微微发烫。“妈妈,”她轻声说,“树说,门开了,但路还得我们自己走。”

阿宁点头。她终于明白K-001最后那句话的意思??他们才是根。不是因为他们在守护树,而是因为他们愿意记住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人和事。每一段痛哭、每一次无言的凝望、每一句没能说出口的“对不起”,都在地下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支撑着这棵本不该存在的树活下来。

而如今,这张网正在反哺世界。

三天后,第一例“感知回流”出现在东京湾的迟悟之木下。一名曾在海啸中失去全家的渔夫跪在树前,突然浑身颤抖,泪如雨下。旁人问他怎么了,他哽咽道:“我听见了……我女儿临死前喊我的声音。不是录音,不是梦……是她真的‘在’。”更令人震惊的是,他随后准确说出了女儿藏在书包夹层里的一幅涂鸦内容??那幅画从未被人发现,直到搜救队三个月后才从淤泥中挖出残片。

消息传开,全球各地的人开始自发前往迟悟之木所在地。有人带着骨灰,有人抱着旧照片,更多人什么也不带,只说自己“想再听一次那个声音”。科学家试图解释这种现象,称其为“集体潜意识共振”或“神经场耦合效应”,但所有理论都无法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有在这些树下,人才能重新“触碰到”逝者的情感?

林遥带领团队进入玄武门核心区域,将母树分泌的胶质与量子纠缠模块结合,构建出首个跨地域记忆同步装置。试验当天,十三个分株位置同时接入信号。当系统启动时,整个遗址上空浮现出一幅动态星图??每一颗闪烁的光点,代表一个正在回忆某个人的活人。

“我们在绘制一张新的地图,”林遥对着记录仪说,“不是地理的,是情感的。每一个记得,都是一次定位。”

就在这时,设备突然捕捉到一段异常数据流。它不来自任何已知分株,却携带着极其清晰的记忆片段:一间昏暗病房,一个男人躺在病床上,胸口插着导管,嘴唇微动。画面之外,有台老式录音机正在运转,红灯亮着。

林遥一眼认出那人是谁。

“柯岚的父亲。”

他立刻调取视频日志比对,发现这段记忆的时间戳竟比原始日志早了整整四十八小时。也就是说,这个片段从未被保存过,也从未被任何人看过。它是从哪里来的?

阿宁接过分析结果,眉头紧锁。“这不是回放,”她说,“是补全。迟悟之木不只是播放记忆,它在修复断裂的部分??那些被删除的、被覆盖的、被定义为‘无效’的瞬间。”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它在帮我们找回本来的样子。”

与此同时,共忆系统的内部出现了裂痕。

代号“净界行动”的清除命令虽已被暂停,但高层仍在秘密筹备新一轮技术反制。一份名为《情感熵抑制协议》的绝密文件流出,提出通过人工合成“遗忘激素”注入城市供水系统,从根本上削弱人类对痛苦记忆的敏感度。计划代号:“静默黎明”。

然而,执行过程中出现意外。首批试点城市的居民在饮用处理水后,并未变得平静,反而集体陷入深度梦境。他们在梦中反复经历同一个场景:站在一扇巨大的门前,门缝透出微光,门外传来呼唤声。醒来后,多数人表现出强烈抗拒情绪,甚至有人自残以保持清醒。

最诡异的是,在墨尔本一处净水厂,工人在过滤池底部发现了大量结晶状物质。经鉴定,其结构与迟悟之木胶质高度相似,且表面刻有极细微的文字??全是不同语言写成的“记得我”。

林遥看到报告时冷笑出声:“他们想用化学手段抹去记忆,可记忆自己学会了抵抗。”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第七个月圆之夜。

那天晚上,全球十三棵迟悟之木几乎同时渗出胶质,形成半透明薄膜覆盖地面。午夜时分,月光照下,薄膜折射出无数交错的人影,仿佛整片大地变成了会呼吸的记忆屏。人们称之为“地忆之幕”。

在北京胡同,一位独居老人看着幕布上浮现的身影怔住了??那是他五十年前夭折的儿子,穿着当年亲手缝制的小棉袄,笑着朝他挥手。老人颤巍巍伸出手,指尖竟感受到一丝温热。

在上海外滩,一群年轻人围在幕布前,看着自己父母年轻时的模样一一浮现:有在知青点熬夜读书的女孩,有在工厂流水线上偷偷写诗的青年,有抱着婴儿在雪夜里步行十公里求医的母亲……他们从未听过这些故事,可此刻却感同身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