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苏建国正在兴头上,哪里拦得住,反而觉得这是分享喜悦,与民同乐。
李春兰无奈,只好由他去了,自己则和苏晓相视一笑,摇摇头,继续看窗外的风景,或者闭目养神。
苏建国却凭借着他强大的社交能力和“状元父亲”的光环。
迅速与周围几位旅客打得火热,互相分享了带来的水果、零食,甚至聊起了京市的天气、交通、物价。
等到列车广播提示即将到达京市西站时,苏建国已经和那几位称兄道弟,互相留了电话号码,约着“到了京市有空聚聚”。
下车时,那几位“新认识”的朋友见苏家三口行李不少,还热心地搭把手,帮忙把几个沉重的包裹抬出了站。
苏建国又是连连道谢,又是忙着发烟,那股子热情劲儿,让跟在后面的李春兰和苏晓真是哭笑不得。
“爸,您这社交能力,不去做业务真是屈才了。”出了站,呼吸到京市略带干燥的空气,苏晓忍不住打趣道。
“嘿嘿,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嘛。”苏建国不以为意,依旧兴致勃勃。
“再说,我闺女这么争气,爸高兴!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
李春兰看着他一脸“与有荣焉”的样子,那点无奈也化作了笑意:“行行行,知道你高兴,快走吧,还得去取托运的行李,
然后打车回家呢,北京这么大,以后有你显摆的时候。”
第121章未命名草稿
“爸,托运处在这边!”苏晓眼尖,看到了指示牌。
三人推着、拉着随身的大小包裹,朝着行李提取处挪动。
和工作人员交接了托运的行李,一家三口一起手忙脚乱地把它们拖到一边。
现在,他们被一堆行李包围在了出站口附近,显得有些醒目和狼狈。
苏建国抹了把额头的汗,对李春兰和苏晓说:“你们看着东西,我去拦车!”
他快步走到站前广场的出租车候客区,那里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伍。
京市的出租车多是饱和度很高的颜色,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苏建国观察了一下,特意选了一辆看起来空间比较大的车,等到它缓缓停稳,
前一位乘客下车后,他赶紧上前,操着带着明显口音的普通话对司机说,
“师傅,麻烦您,我们去海淀区华清嘉园小区,东西有点多,您看能装下不?”他边说边指了指不远处那堆“家当”。
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皮肤微黑,探出头看了看,爽快地说,
“成!您往后备箱和座位上挪挪,应该差不多!来,搭把手!”
说着就下了车,主动帮苏建国一起抬那个最沉的箱子。
“哎呦,谢谢您了师傅!真是太感谢了!”苏建国连忙道谢,一边用力一边跟司机搭话,
“我们这刚下火车,送闺女来上学,家当都带过来了。”
“哟,搬家啊?孩子考上学了?哪个大学啊?”司机师傅很健谈,一边麻利地帮着安置行李,一边随口问道。
苏建国一听这个,精神头又来了,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些:“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司机师傅动作顿了一下,惊讶地重新打量了一下站在一旁安静等待的苏晓竖起大拇指:
“嘿!清华!牛啊姑娘!您这可真是养了个好闺女!以后前途无量!”
他帮忙把最后一个包裹塞进已经满满当当的后备箱,关上门,拍了拍手,“得嘞,上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