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博学(5)
西人之戏剧,托始于希腊,其时已分为悲剧、喜剧两种,各有著名之戏曲。今之戏剧,则大别为歌舞及科白二种。歌舞戏又有三别:一曰正式歌舞剧(Opera),全体皆用歌曲,而性质常倾于悲剧一方面者也。二曰杂体歌舞剧(Opera-ique),于歌曲之外,兼用说白,而参杂悲剧以喜剧之性质者也。三曰小品歌舞剧(Operette),全为喜剧之性质,亦歌曲与说白并行,而结体较为轻佻者也。科白剧又别为二:一曰悲剧(Tragiqne),二曰喜剧(edie),皆不歌不舞,不和以音乐,而言语行动,一如社会之习惯。今我国之所谓新剧,即仿此而为之。西人以戏剧为社会教育之一端,故设备甚周。其曲词及说白,皆为著名之文学家所编;学校中或以是为国文教科书。其音谱,则为著名之音乐家所制。其演剧之人,皆因其性之所近,而研究于专门之学校,能洞悉剧本之精意,而以适当之神情写达之。故感人甚深,而有功于社会也。其由戏剧而演出者,又有影戏:有象无声,其感化力虽不及戏剧之巨,然名手所编,亦能以种种动作,写达意境;而自然之胜景;科学之成绩,尤能画其层累曲折之状态,补图书之所未及。亦社会教育之所利赖也。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诗歌
人皆有情。若喜、若怒、若哀、若乐、若爱、若惧、若怨望、若急迫,凡一切心理上之状态,皆情也;情动于中,则声发于外,于是有都、俞、噫、咨,吁、嗟、乌呼、咄咄、荷荷等词,是谓叹词。
虽然,情之动也,心与事物为缘。若者为其发动之因,若者为其希望之果,且情之程度,或由弱而强,或由强而弱,或由甲种之情而擅为乙种,或合数种之情而冶诸一炉,有决非简单之叹词所能写者,于是以抑扬之声调,复杂之语言形容之。而诗歌作焉:
声调者,韵也,平、侧声也。“平”者,声之位于长短疾徐之间者也,其最长最徐之声曰“去”,较短较徐之声曰“上”,最短最徐之声曰“人”。三者皆为侧声。
语言者,词句也。古者每句多四言,而其后多五言、及七言、以八句为一首者,曰律诗,十二句以上,曰排律。四句者,曰绝句。(绝句偶有六言者)古体诗则句数无定。诗之字句有定数,而歌者或不能不延一字为数声,或蹙数字为一声,于是乎有准歌声之延蹙以为诗者,古者谓之乐府,后世则谓之词。词之复杂而通俗者谓之曲:词所用之字,不唯辨平侧,而又别清浊,所以谐于歌也。
古者别诗之性质为三:曰风,曰雅,曰颂。风,纯乎言情者也;雅,言情而兼叙事者也;颂,所以赞美功德者也,后世之诗,亦不外乎此三者。与诗相类者有赋,有骈文。其声调皆不如诗之谨严。赋有韵,而骈文则不必有韵。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历史
历史者,记载已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者也。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之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
我国历史旧分三体:一曰纪传体。为君主作本记,为其他重要之人物作列传,又作表以记世系及大事,作志以记典章: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等是也。二曰编年体。循事记事,便于稽前后之关系,如《左氏春秋传》及《资治通鉴》等是也。三曰纪事本末体。每纪一事,自为首尾,便于索相承之因果:如《尚书》及《通鉴纪事本末》等是也。三者皆以政治为主,而其他诸事附属之。
新体之历史,不偏重政治,而注意于人文进化之轨辙。凡夫风俗之变迁,实业之发展,学术之盛衰,皆分治其条流,而又综论其统系。是谓文明史。
又有专门记载,如哲学史、文学史、科学史、美术史之类。是为文明史之一部分,我国纪传史中之儒林,文苑诸传,及其他《宋元学案》、《畴人传》、《画人传》等书,皆其类也。
附注:《畴人传》,清阮元著,所传皆算学家。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地理
地理者,所以考地球之位置区划、及其与人生之关系者也,可别为三部。
一曰数学地理:如地球与日球及他行星之关系,及其自转,公转之规则等是也。此吾人所以有昼夜之分,与夫春、夏、秋、冬之别。
二曰天然地理:如土壤之性质,山脉、河流之形势,动、植、矿各物之分布,气候之递变,雨量、风向之比例等是也。吾人之状貌、性情、习尚、及职业,往往随所居之地而互相差别者,以此。
三曰人文地理:又别为二:其一,关于政治,如大地分为若干国,有中华民国及法国等。一国之中,又分为若干省,如中华民国有二十四省,法国有八十六省是。其不编为省者曰属地,如中华民国有蒙古、西藏,法国有安南及美、非、澳诸州属地是。其二,关于生计,如物产之丰音,铁道、运河之交通,农、林、渔、牧之区域,工商之都会等是。二者,皆地理与人生有直接之关系者也。故谓之人文地理。
凡记载此等各部之现状者,谓之地理志,亦曰地志。合全地球而记载之,是谓世界地志。其限于一国者,为某国地志,如中华民国地志,及法国地志等是也。地理非图不明,故志必有图,而图不必皆附于志。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建筑
人之生也,不能无衣,食与宫室。而此三者,常于实用之外,又参以美术之意味。如食物本以适口腹也,而装置又求其悦目;衣服本以御寒暑也,而花样常见其翻新;宫室本以蔽风雨也,而建筑之术,尤于美学上有独立之价值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