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 第4章 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4(第2页)

第4章 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4(第2页)

世界上到处都有充满了贪婪和欲望的人,因此那少数不存私心帮助他人的人,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他们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欧文曾说:“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洞察别人心理的人,永远不必担心自己的前途。”

如果你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这一点——“永远从别人的立场出发去思考,并从他的角度来看问题”,它可以很轻易地变成你事业中的一个里程碑。

探求别人的观点,并在他内心激发起对某件东西迫切渴望的需求,并不是为了控制这个人,使他做出对你有利而对他不利的事情。任何一方都应在这种情况下有所收获。

激发别人的迫切需求并加以满足,使双方都从中受益的另一个例子是由罗得岛威克市的麦克尔·威登先生说出来的。

威登是壳牌石油公司的一名地区推销员。他希望自己能成为最优秀的推销员,但有一处加油站却是他的心病。这个加油站的经理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尽管威登想尽了办法,但老人仍然不能保持加油站的环境清洁,结果这里的汽油销量始终难以增加。不论威登怎样请求改进加油站的卫生,这位老人就是不理会。在多次恳谈和劝说都以失败告终之后,威登决定请老人去参观他所在地区的另一处壳牌加油站。

这位经理对新加油站的设施印象深刻,而当威登下一次去看他的时候,他的加油站变得非常干净,而且销售量已经增加。这使威登达成了区域内业绩第一的目标。

他过去的谈话和讨论都没有收到效果,但是他最终引起了那位经理内心迫切渴望的需要,邀请那位经理去参观了其他加油站之后,他达到了他的目标,而那位经理和威登都得到了好处。

很多人上大学的时候读过维吉尔的诗篇,精通微积分,却不知道自己的心灵如何活动。有一次我为一批年轻的大学生讲授“有实效的演讲”。这批年轻人正准备进入新泽西州纽瓦克的卡瑞尔公司。这家公司专门为商业公司和戏院生产冷气机。其中一位年轻人想劝别人一起去打篮球,他是这样说的:“我希望大家出来打打篮球。我喜欢打篮球,但最近几次我到体育馆去,人数都不够,没办法比赛。前天晚上,我们只有两三个人玩投篮——结果我的一只眼睛打青了。我希望大家明天晚上都来。我想打篮球。”

你看,他提到了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吗?你也不想去一个没人愿去的体育馆,不是吗?你不愿关心他想要什么,也不会希望自己的眼睛被打青。他能够让你看出体育馆里有什么你所需要的吗?当然能。他可以说去体育馆会让你精神焕发、食欲更好、头脑更清醒,你还可以从中得到消遣和快乐等等。

我再重复一次亚弗斯德教授那充满智慧的忠告:“首先撩起对方心中最迫切的欲求。如果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如鱼得水,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在我班上,有一个学员非常担心他的儿子。这孩子很瘦,还拒绝好好吃饭。为此,他的父母常采取的是一般人的方式:唠叨和责备。“妈妈要你吃这个、吃那个!”“爸爸希望你长得又高又大。”……

可是孩子会理会父母的这些要求吗?就像你不会理会沙滩上的沙子一样,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指望一个3岁孩童对他30岁的父亲的规劝有什么反应。但这正是这位父亲本来所期望的,真是荒谬!这位父亲最后领悟到了这一点,于是他问自己:“这孩子想要什么?怎样才能将我所要的和他所要的结合起来?”

一旦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他儿子有辆三轮脚踏车,小家伙总喜欢在家门口的人行道上骑来骑去。在他家附近住着一个“小恶霸”,那是一个比他稍大一些的孩子,常常把他拉下车,抢走他的脚踏车。

当然,通常这小男孩会哭着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便会立刻出来,将“小霸王”拉下车,再将自己的儿子抱上去——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要发生。

这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呢?这问题并不需要“大侦探”福尔摩斯亲临,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他需要的是自尊、发泄怒火以及征服。所有他个性中最强烈的情感,都在驱使着他去“报复”,揍扁那个“小霸王”的鼻子。

于是,当他父亲告诉他,只要他不挑食,乖乖地吃饭的话,终有一天他能把“小霸王”打得落花流水——当父亲向他作了这种保证之后,他就不再有偏食的毛病了。他开始自觉吃菠菜、白菜、咸鱼以及任何其他食物,想让自己快些长大,狠狠地揍一顿那个经常羞辱他的“小霸王”。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这位父亲又碰到另一个难题——那个小孩有尿床的毛病。他跟祖母同睡。每天早上,他的祖母醒来,就会摸摸床单,说:“瞧你昨天晚上又干了好事。”他会反驳说:“没有,我没有,是你干的。”责怪他、打他、臊他,一再强调母亲不许他尿床——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因此,做父母的就开始想:“我们怎样才能使这个孩子不尿床?”他想要的是什么呢?

第一,他想跟爸爸一样穿着睡衣,而不要像祖母一样穿着睡袍。祖母受够了他的尿床毛病,如果他不尿床的话,她很乐意为他买一件睡衣。

第二,他想要有一张自己的床,这一点祖母也不反对。他母亲带他到布鲁克林的罗塞尔百货公司,用眼光示意店员小姐,说:“这位小先生要买点东西。”店员小姐以对待客人的尊敬口气说:“年轻人,我能为你效劳吗?”他站在那儿,说:“我要为自己买一张床。”当店员小姐把一张他母亲希望他买的床给他看了之后,她母亲对店员小姐使了个眼色,于是这个小男孩就在店员小姐的劝说下,买下了这张床。

第二天,床送到了。当天晚上,父亲刚回到家,小男孩就跑到门口,大声叫道:“爸爸,爸爸!快上楼来看我给自己买的床。”当父亲上楼看到那张床之后,遵循之前提到过的史考伯“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规诫,问儿子:“你不会把这张床尿湿,对不对?”“是的,是的!我当然不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小男孩果然遵守了他的诺言。这是“他”的床,而且是“他”自己买回来的。他现在穿着睡衣,就是个小大人了。他希望自己像个大人,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威廉·温特尔曾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为什么我们不在工作当中应用同样的心理学呢?当我们有了一个巧妙的主意时,为何不让对方替自己说出来,而不使对方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呢?

切记:首先要把握对方心中最迫切的欲求。如果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如鱼得水,否则会处处碰壁。

原则三:激发别人强烈的渴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