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琉璃瓦;
楼上起楼,阁外架阁……
小鸟唱着银声的歌儿,
是殿角的风铃底共鸣。
哦!这些树不是树了,
是金碧辉煌的帝京。
啊!斑斓的秋树啊!
陵阳公样的瑞锦,
土耳其底地毡,
NotreDame底蔷薇窗,
FraAngelico底天使画,
都不及你这色彩鲜明哦!
啊!斑斓的秋树啊!
我羡煞你们这浪漫的世界,
这波希米亚的生活!
我羡煞你们的色彩!
哦!我要请天孙织件锦袍,
给我穿着你的色彩!
我要从葡萄,桔子,高粱……里
把你榨出来,喝着你的色彩!
我要借义山济慈底诗
唱着你的色彩!
在蒲寄尼底LaBoheme里,
在七宝烧的博山炉里,
我还要听着你的色彩,
嗅着你的色彩!
哦!我要过个色彩的生活,
和这斑斓的秋树一般!
诗人坐在公园的长椅,无所用心地欣赏周围的美丽景色。就在这一宁静的氛围当中,活泼的生灵登场了。虽然时序已经入秋,但自然生命仍然是这样的欢快活泼,生机盎然,又怎不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呢?接下去,一系列的景物描写中都不时幻化出中国的影像,在这样的联想中,诗人那颗忧郁的灵魂又一次返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最后三节里,诗人满怀深情地抒发了他对这一自然美景的赞美。
《秋色》一诗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对“色彩”的渲染和调制,这首诗中,他描绘了涧水、树叶、鸽群、嬉戏的儿童,以及树林等多种物象,每种物象都是各具色彩、互相衬托、鲜艳醒目,让人大饱眼福。涧水是紫色的,水波是金色的,水面的枫叶是朱砂色的;橡叶是棕黄色的,栗叶又是红色的;鸽子也是白的、黑的、花的、银灰的,有的眼睛是红色的,有的背上闪着紫的、绿的金光;小孩“披着枯红的黄的黑的毛绒衫”;丁香则是白色的,杨树是白色的,槐树是黄色,橡树则是赤色……好一个让人目不暇接的七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