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红烛死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 第67章 大鼓师(第2页)

第67章 大鼓师(第2页)

歌儿早已化作泪儿流了!

“怎么?怎么你也抬不起头来?

啊!这怎么办,怎么办!……

来!你来!我兜出来的悲哀,

得让我自己来吻它干。

“只让我这样呆望着你,娘子,

像窗外的寒蕉望着月亮,

让我只在静默中赞美你,

可是总想不出什么歌来唱。

“纵然是刀斧削出的连理枝,

你瞧,这姿势一点也没有扭。

我可怜的人,你莫疑我,

我原也不怪那挥刀的手。

“你不要多心,我也不要问,

山泉到了井底,还往那里流?

我知道你永远起不了波澜,

我要你永远给我润着歌喉。

“假如最末的希望否认了孤舟,

假如你拒绝了我,我的船坞,

我战着风涛,日暮归来,

谁是我的家,谁是我的归宿?

“但是,娘子啊!在你的尊前,

许我大鼓三弦都不要用;

我们委实没有歌好唱,我们

既不是儿女,又不是英雄!”

传统的评论一般倾向于认为,《大鼓师》就是表现了一位民间艺人的生活艰辛及对爱情的忠实,但如果细究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大鼓师的形象与闻一多本人的某些人生感受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一度长年漂泊在外的诗人为应付人生做了许许多多的事,说了“形形色色”的话,他是不是就有点像这位大鼓师呢?他会不会亦如大鼓师一样,在某些时候,也会因社会对他的“喝彩”而淡忘了他的故乡、他的亲人呢。从这个角度分析,《大鼓师》又自然包含着闻一多的若干“忏悔”情绪。

在艺术手段上,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将大量的对话糅进了诗句当中。这有一个好处:既保持了抒情诗特有的情感渲导形式,又相对地获得了某些“写意”性的“客观化”效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