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林中水滴简介 > 第12章 1(第1页)

第12章 1(第1页)

第12章林中水滴(1)

人类的镜子

整个大自然的美丽都融入人们的心灵中,可是大自然却不能完全容纳整个人类。人类使用的语言,让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并跨越了自然的界限。现在他们已经超越了自然。

只有,在你停下脚步,回首走过的路,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才能看到那属于自己的自然。

疑 问

一个少年,带着他对原生自然的一系列问题,来到我这里。他说:“我非常热爱大自然,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就是因为这样,大自然经常会遭到破坏,还有人会说:‘我才不会管那些,我的职责就是把沥青洒在土地上!’”

我就会说:“类似愚蠢的话还有吗?就让他们放手去做吧,只要人们的内心还能体会到这份属于自然的真实感觉就行了。我们可以变相地把它看成是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就像珍视生命一样。只有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拯救原生自然,因为那个时候的原生自然和人类已经是共同体了!”

在原生的自然中,你能获取无边的快乐,仿佛你自己已经化身为一个孩子,正用孩子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这里没有人为改造的痕迹,一直都遵循着自生自灭的规则。你非常幸运地获得了这一切,就像得到父母的爱一样,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获得到的是那么的理所当然,那么自然而然。

名 称

人类按照很多的参照物创造出了汽车,并且按照自己的思想人为地给它各部分命名:把手、靠背……可是,人们现在面对的并不是什么制造物,而是原生自然,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浑然天成的,就连我们人类本身也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应该给予自然中存在的万物一个怎样的名字呢?人类的语言是这世界上唯一的语言,人类最终用自己的语言给大自然命名,如牡丹、勿忘我、玫瑰……

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出现在人类当中,也出现在大自然其他的任何物质中,像很多微小的粒子,如原子、质子等,它们都存在于自己的载体中。所有的物质都是有生命的。

回 忆

数百年前,纯种猎狗就已经掌握了捕猎的本领。这些本领,正是现在职业猎手要教给它们的。其实所谓的训练猎狗并不是让狗从头学习捕猎本领,而是帮助猎狗回忆祖先留下来的捕猎技能。如果猎狗无师自通就拥有了捕猎的技能,如窥视、穿梭寻觅等等,那么作为一个职业猎人并不会感到丝毫的惊奇。

猎人们经常说,“没什么好训练的,这些都是它们的本能!”

其实,当人们研究自然或者回忆自己的往事时,难免也会想到自己哪方面体现了祖先的技能。也许,就在那些动植物中,在那岿然挺立的山崖中,那里的自然力中,那里的风、火、水等元素中,就有人类祖先的身影。相对于狗来说,我们人类的潜能可以说无法估量。从古至今,诗人们就一直颂扬那些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歌颂他们切身体会自然时所呈现的祖先赋予的本能。

而在人类的思想披上了语言的外衣之前,人类经历了无数沧桑巨变,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一直伴随着我们进化,成为人类特有的伴生物,并最终从纯物质意义的自然中脱离出来。

不仅如此!人类的思想使人类逐渐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并以主人的身份开始改造自然。于是,曾经的森林,成为现在的花园、公园,曾经的野生动物,成为现在的家禽、家畜。就连无生命的风、水也开始为人类所利用。现在,人类已经具有目的性了,当然也是想征服大自然,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所用。

这样有的放矢的自然研究已成为主流,甚至形成共识,以至于当我们审视大自然,并产生对内心深处的本能的回忆时,我们竟然有些漠然置之。

如今,人类研究自然越来越依赖于简单的科学方法了,而对自然是否还存在其他的态度,比如像森林的母性特征等等,已经成为诗人们的事了。

可是,为什么不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为目的,以构成人类和自然的共同的母系关系为主旨的更具诗意的研究呢?

事物的力量

不,并不是那样的!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事物,可是我们可能完全不了解。在事物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力量。有一部分人选择服从这一种力量,最后通过这些人,我们了解到了这个力量。

有些人就是很强大,他们能合理利用事物的力量。与他们相比,我们大都很懦弱,只知道用自己的力量抗拒着事物的力量,因此生活往往一波三折。

自然之门

疯狂至死的快活,如临世界末日的痛苦,无情无义的麻木,所有这些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由上天赐给人类,从而形成形形色色的性格,塑造出芸芸众生的不同面孔。

当我们听见林间涓涓的溪流声——在那一刻,万物都置于身外。在阒然无声中,我们再聆听自己的内心,我们会发现:这一切都属于我们。你会有种万物融为一体的感觉。

每当大自然的某种事物触动你的心灵时,在你面前无论出现什么现象,都是可以理解的:一只小鸟,悠闲地踩在早春的枯枝上,发出吱吱的响声,叶子正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证明自己的生命,苍头雀正应和着河水流淌的声响。

我想告诉大家的不仅仅是上面这些文字,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真实存在的世界一直都处在激烈的抗争中。许多事发生在我们身外,对这些事我们几乎没有知觉,然而所有这些事都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自然。

可是,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一直置身事外的自然,在很久以前好像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可是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只有在诗句中才能找到那样的感觉。

就像是一座桥梁,诗歌将自然的第二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第一个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相对于科学而言,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划分恰恰相反。科学将自然视为第一世界,而视人类为第一世界派生的第二世界。经过了数百年的沧桑巨变,经过了数百年的战争,最终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形成人类的意识。

艺术和科学,就成为打开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两扇门的金钥匙,科学将人类世界的大门打开,让自然走了进来,艺术又将自然的大门打开,让人类走了进来,在这里,人类开始了解自己,还将母亲的称谓敬献给自然。

纯真的大自然

人类最终应该明白,自然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瑕。想象中的完美源于两点:第一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幻想,就像浮士德幻想重返青春那样;第二,很可能是人们本身的一种信仰形式。按照我们对自然的理解,这种完美应该解释为将和谐应用于混沌处理中。

临近新年时,有人走近森林,寻找一棵标准的云杉树,可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也没能找到一棵非常标准的,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棵相对好一点的树枝,然后在地上挖几个小洞,把树枝放进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