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胡适 治学方法 > 第27章 中学国文的教授 1(第2页)

第27章 中学国文的教授 1(第2页)

这表里删去的学科是习字,文字源流,文学史,文法要略四项。写字决不是每周一小时的课堂习字能够教得好的,故可删去。现有的《文法要略》《文字源流》,都是不通文法和不懂文字学的人编的,读了无益,反有害。(孙中山先生曾指出《文法要略》的大错,如谓鹄与猿为本名字,与诸葛亮、王猛同一类!)文学史更不能存在。不先懂得一点文学,就读文学史,记得许多李益,李颀,老杜,小杜的名字,却不知道他们的著作,有什么用处?

又这表上“国语文”只有两时。我的理由是:

1、第三四年的演说和辩论都是国语与国语文的实习,故这两年可以不用国语文了。

2、我假定学生在两级小学时已有了七年的国语,可以够用了。

三、国语文的教材与教授法

先说“国语文”的教材。共分三部:

一、看小说 看二十部以上,五十部以下的白话小说。例如《水浒》、《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镜花缘》、《七侠五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恨海》、《九命奇冤》、《文明小史》、《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侠隐记》、《续侠隐记》等等。此外有好的短篇白话小说,也可以选读。

二、白话的戏剧 此时还不多,将来一定会多的。

三、长篇的议论文与学术文 因为我假定学生在两级小学已有了七年的白话文,故中学只教长篇的议论文与学术文,如戴季陶的《我的日本观》,如胡汉民的《惯习之打破》,如章太炎的《说六书》之类。

教材一层,最须说明的大概是小说一项。一定有人说《红楼梦》、《水浒传》等书,有许多**的地方,不宜用作课本。我的理由是:1、这些书是禁不绝的,你们不许学生看,学生还是要偷看。与其偷看,不如当官看,不如有教员指导他们看。举一个极端的例:《金瓶梅》的真本是犯禁的,很不容易得着;但是假的《金瓶梅》——石印的,删去最精采的部分,只留最**的部分,——却仍旧在各地火车站公然出卖!列位热心名教的先生们可知道吗?我虽然不主张用《金瓶梅》作中学课本,但是我反对这种“塞住耳朵吃海蜇”的办法!2、还有一个救弊的办法,就是西洋人所谓“洗净了的版本”(expurgatededition),把那些**的部分删节去,专作“学校用本”。(即如柏拉图的《一夕话》【Symposium】有两译本,一是全本,一是节本。)商务印书馆新出一种《儒林外史》,比齐省堂本少四回,删去的四回是沈琼枝一段事迹,因为有琼化观求子一节,故删去了。这种办法不碍本书的价值,很可以照办。如《水浒》的潘金莲一段尽可删改一点,便可作中学堂用本了。

次说国语文的教授法。

1、小说与戏剧,先由教员指定分量,——自何处起,至何处止——由学生自己阅看。讲堂上止有讨论,不用讲解。

2、指定分量之法,须用一件事的始末起结作一次的教材。如《水浒》劫“生辰纲”一件事作一次,闹江州又是一次;《儒林外史》严贡生兄弟作一次,杜少卿作一次,娄家弟兄又作一次;又《西游记》前八回作一次。

3、课堂上讨论,须跟着材料变换,不能一定。例如《镜花缘》上写林之洋在女儿国穿耳缠足一段,是问题小说,教员应该使学生明白作者“设身处地”的意思,借此引起他们研究社会问题的兴趣。又如《西游记》前八回是神话滑稽小说,教员应该使学生懂得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庄严的天宫盛会被一个猴子捣乱了。又如《儒林外史》写鲍文卿一段,教员应该使学生把严贡生一段比较着看,使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人类平等,什么叫做衣冠禽兽。

4、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教员应该点出布局,描写的技术,文章的体裁,等等。

5、读戏剧时,可选精采的部分,令学生分任戏里的人物,高声演读。若能在台上演做,那更好了。

6、长篇的议论文与学术文,也由学生自己预备,上课时教员指导学生讨论。讨论应注重:

甲、本文的解剖:分段,分小节。

乙、本文的材料如何分配使用。

丙、本文的论理:看好文章的思想条理,远胜于读一部法式的论理学。

四、演说与辩论

须认明这两项是国语与国语文的实用教法。凡能演说,能辩论的人,没有不会做国语文的。做文章的第一个条件只是思想有条理,有层次。演说辩论最能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系统的思想能力。

一、择题 演说题须避太抽象,太笼统的题目。如“宗教”,如“爱国”,如“社会改造”等题,最能养成夸大的心理,笼统的思想。从前小学堂国文题如“富国强兵策”等等,就是犯了这个毛病。中学生演说应该选“肥皂何以能去污垢?”“松柏何以能冬青?”“本村绅士某某人卖选举票的可耻”一类的具体题目。辩论题须选两方面都有理可说的题;如“鸦片宜严禁”只有一方面,是不可用的。

二、方法 演说辩论的班次不宜人数太多,太多了一个人每年轮不着几回;也不宜太少,太少了演说的人没有趣味。每班可分作小组,每组不可过十六人。演说不宜太长,十分钟尽够了。演说的人须先一星期就选定题目,先作一个大纲,请教员看过,然后每段发挥,作成全篇演说。辩论须先分组,每组两人,或三人。选定主张或反对的方面后,每组自己去搜集材料,商量分配的方法,发言的先后。

辩论分两步。第一步是“立论”,每组的组员按预定的次序发言。第二步是“驳论”,每组反驳对手的理由。预备辩论时,每组须计算反对党大概要提出什么理由来,须先预备反驳的材料。这种预备有两大益处:1、可以养成敏捷精细的思想能力,2、可以养成智识上的互助精神。辩论演说时,教员与学生各备铅笔,记录可批评的论点与姿势,下次上课时,大家提出讨论。

五、古文的教材与教授法

先说中学古文的教材。

热门小说推荐

人类枷锁
肚子没墨水了人类枷锁
...
重生80年代
初雨彩虹重生80年代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