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而梦想是支撑实践理想的动力! > 第13章 御敌 1(第1页)

第13章 御敌 1(第1页)

第13章御敌(1)

锋芒毕露不如隐身“江湖”

有的事情可以先叫板,有些不能叫板,等你有实力了再叫板。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实力不济的时候,倒不如急流勇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反而能避开竞争的利剑,在诡谲多变的市场风云中掌握前进的主动性,最终获取成功。

在互联网的冬天里,阿里巴巴是国内少数活得滋润的网站,东进台湾、日本,西征欧美。不做网上交易,不取消免费会员。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领导人不同,马云并不急于向投资人证明自己的赚钱能力、解释赢利模式,而是一直保持着自己赢利模式的神秘感,众多媒体和分析家百般拷问而不得。

“我们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知道他们要做什么,而他们不知道我们想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没有必要让所有人知道。”面对外界的猜测,马云这样解释他的谨慎。

2003年6月底,阿里巴巴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在阿里巴巴的内部网上有人发了一个帖子,警告阿里巴巴的员工们说:“注意,有一个制作思路与阿里巴巴极为相似的网站正在迅速地聚拢人气,它的名字叫淘宝。”很快这个帖子在阿里巴巴内部网论坛的BBS上有了几十个跟帖,越来越多阿里巴巴的员工注意到了这个网站。

帖子的内容甚至深入到了细枝末节,比如,“淘宝网现在的访问量非常小,估计也就几个人在做”“他们的思想跟我们阿里巴巴惊人地相似,他们也是坚持客户第一,好像还很有使命感”……

议论声越来越多,可是阿里巴巴高层却始终保持沉默。最后,终于有人把网上的议论搬到了网下来,几天以后,有些员工开始在公司的休闲吧里议论这件事。而此时已经有人已经对阿里巴巴高层在此事上的麻木不仁感到了愤怒。他们为什么对这样一个网站不闻不问?

直至7月7日,马云才不得已站出来宣布:淘宝网是阿里巴巴新创办的,而且,阿里巴巴将为此投入1亿圆人民币。

原来,就在非典期间,马云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非典”期间,人们的出行、集会及很多公务受到限制,而网络却正大有用武之地。阿里巴巴中文网站一天内的交易记录突破了12500多条,而且还在不断地刷新。于是,他决定创建一个能够存活发展很多年的C2C网站。

2003年4月14日上午,阿里巴巴投资部总经理孙彤宇、王帅等八九个员工被请进了马云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关明生等公司高层。

当马云告诉这群满怀**的年轻人,要创建一个C2C网站时,所有在场的人表情都很轻松。“他们并不知道那有多么可怕,不知道中国市场竞争有多残酷。”当时国内的C2C市场上,易趣已遥遥领先,美国eBay对其的收购行为也已进入尾声。所以当马云“到美国去告诉投资者,阿里巴巴要做C2C网站、做淘宝的时候,投资人都吓坏了,‘这肯定是做不下去的,跟eBay竞争肯定是找死’。但我知道我们可以”。马云后来谈到。

很快,每个人手上拿到了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英文合同——自蔡崇信开创用英文签合同的先河之后,这成了阿里巴巴的一个“惯例”。马云跟大家说,如果签了这份合同,就要立即从这个公司消失,可能离开杭州去另一个城市,现在不能告诉你去哪个城市,他故作神秘地表示,“另有重要的事情去做”。但这件事,“六个月内”不能跟任何人透露,甚至跟父母、女朋友、上司也不能讲。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签——但很少有人那么干。

这份英文协议他们根本看不懂,但还是签了。马云仔细地观察着大家的表情,大家没怎么说话,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然后就很痛快地签了字。

于是,当阿里巴巴几乎所有员工都被隔离之际,这八个人离开了公司的大本营,秘密开进了马云位于湖畔花园的房子。他们关在湖畔花园里,日夜苦战,闭门造船,为的是要创建一家与eBay抗衡的C2C网站,而启动资金仅仅是200美圆。马云当时观察世界上所有的网站,发现eBay在本质上跟阿里巴巴是很像的,eBay做C2C,阿里巴巴做B2B。他判断,要不然eBay切入企业领域,要不然阿里巴巴杀入个人领域,于是决定创建淘宝网。

起步阶段的淘宝网,尽管活得异常艰难,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当时一统江湖且财大气粗的eBay易趣,在新浪、搜狐、网易、TOM等大型门户网站投放了非常昂贵的弹出式广告,并且签订了排他性协议,目的就在于封杀其他所有可能的竞争对手。

于是,淘宝网不得不采取一些灵活策略,试图绕过eBay易趣的独家广告协议所形成的强大防线。当时,淘宝以广告联盟的方式在个人网站以及地铁、公共汽车、电视上作广告,以立体的方式进行突破,逐渐吸引了一些注意力,并且很快使eBay这样的跨国巨头感到了威胁。

2004年9月21日,淘宝网公布其最新交易数据,其8月份全月的交易额达到1。2亿圆人民币,9月份的单日交易额已达到700万圆人民币。而被eBay于年前收购的易趣,二季度公布的业绩表明,其每个月交易额为1。6亿圆人民币。淘宝成立不过一年两个月,但易趣成立已有五年多。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考虑双方的用户数之差——易趣的最新用户数是690万,而淘宝则是220万——不难看出,单个用户在淘宝的成交额约是易趣的3倍。

在常人眼里多多少少有些古怪的马云又走了一步令人费解的棋。正所谓“锋芒毕露不如暗涌于江湖”,而“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矩之力量”。

把过去一切“归零”

自古做人有一个不变的原则,无不抑盈扬谦。归零心态就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学习心态。企业要追求永远的卓越,必须具备比别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早的心态,并付诸实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了这种心态,人才能够不断进步,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已过不惑之年的马云,称自己是一个“满大街一抓一大把的普通人”,像阿甘一样平凡。但是,他善于学习,善于汲取别人的智慧和宝贵品质,并融入自己的血液中。一个女教师不经意间一句“闲谈”,就成就了“可能是杭州英语最好的一个人”;一个电视剧中的角色就可以成为马云心目中永远的偶像,并在一个青涩的年代改变了一个少年的命运……

马云喜欢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观看来来往往的人,因为他只是默默地看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就像《赢在中国》的主持人王利芬老师评价的,“假如这种状态体现一个温度的话,那就是零度”。的确,只有把自己“归零”,才能充分吸收别人的温度,才能向四周所有的人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充足的养分。

2007年9月,马云到蒙牛看牛根生时,顺便参观了蒙牛的奶牛场。在奶牛场的牛粪处理现场,牛根生对马云讲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企业有一个生态圈,企业和企业之间又形成了新的生态圈。未来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个生态圈和另一个生态圈以及主要生态链的竞争。”

12月6日,牛根生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满月”晚宴上再次遇到阿里巴巴高管团队,几乎所有成员都在跟他探讨“生态系统”。“没想到阿里巴巴团队的学习能力这么强。”牛根生感叹到。

人们纷纷猜测,按理说,马云在短时间内应该是不可能意识到变革和学习的重要性的,因为阿里巴巴过去实在太成功了。果真是这样的吗?

在阿里巴巴集团十周年庆典上,笑意盎然的马云说出的一番话,令在场所有人一片震惊:“我们18个人不希望背着自己的荣誉去奋斗,今天我们辞去了创始人的身份,跟任何一个普通的员工一样,我们的过去一切归零,未来十年我们从零开始。”此时,作为公司创业的“十八罗汉”,已经全部递交了辞职信,“明天早上我们将继续去应聘、求职阿里巴巴,我们希望阿里巴巴再度接受我们。”

热门小说推荐

人类枷锁
肚子没墨水了人类枷锁
...
重生80年代
初雨彩虹重生80年代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