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日本霸权的衰落与太平洋的国际新形势(4)
这种历史比喻的教训,是非常明显的。中国抵抗侵略战的最后成功,也得靠二种事,第一,中国必须继续抗战。事实上中国除抗战外,也没有别的选择。第二,在中国持久战争中,也许有一天国际情形转变到对中国有利而对日本不利。中国并不希冀同情或友好的友邦,实地拿起枪来,帮同我们对日作战。但是中国确实希望,而并有这权利希望,各民主的及爱好和平国家的男女人士,受了公正观念和人道正义的驱使,阻止武器和重要军需原料这样不人道的继续输入一个国家。要知道这个国家,已经被五十多国一致谴责,为违犯神圣条约,破坏世界和平的国家。我毫不迟疑地再加一句,这一个国家也就是今日国际团体中第一个公敌。
中国抗战的展望
依照这个有点含糊的题目,我建议先谈点中日战争最初两年的事并简略解释一般情势,然后再依照国际情势来考虑远东冲突的未来。
去年我曾在七月四日那一个星期来到密歇根大学,七月七日我应中国同学会之邀在战争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讲。那时节我说中日战争的第一年可用三句话加以总括起来:
(一)中国抗战的力量远超过吾人所预料的。
(二)日本的弱点远超过世界各国所想像的。
(三)国际对中国的援助远超过我们多数人所敢期望的。(1)
过了十三个月,我重临贵校,日本进行其侵略战争已达二十六个月之久,而今和平尚未在望,这时我仍然可以用以上的三句话来描写现阶段的中日战争。
首先,战争经过两年后,中国的士气和一样坚决高昂的抗战决心是前所未有的。一九三八年十月我们失去了汉口和广州。因此中国第一次给切断了一切海上重要的通道。我们的敌人以为中国已经被击败了,公开和私底下均曾建议和谈,要中国在骄横敌人的枪炮下接受命令式的和平。中国以一年坚强的继续抗战作为答复。今年四五月间从长城到珠江,中国军队在各战线发动一连串的反攻。根据中立国观察家保守的估计,日军每天的损失八百至一千人,大会战的损失还不计算在内。等于说平均每年损失三十至三十六万人之谱!
中国人渐渐适应于新情势。我们不但成功地建造后门的交通与通讯的临时路线,而且也建造了新的和永久的铁路线。更有进者,我们正尽力开发华西和西南部,开采煤、金、钨、锑、锡的数量比从前更多,我们在大后方也建立了新工业。这个大后方将成为我们长期抗战的根据地。
我又可以预料即将来临的第三年中国抗战的力量将增加不少。
我的第二句话是日本在两年侵略战争中暴露了一切的弱点。
我不谈论外国军事专家低估日本军事力量的评价,也不想强调日军在南京大屠杀和各地毒害沦陷区民众中所表现道德沦丧的事。也不强调日本表现在缺乏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八年政治动**不安与两年战争间未能产生全国领导力量的政治与学识的弱点。
我仅想以统计数字指出日本基本的经济弱点。据估计日本在这两年来所花费的战费等于甲午战争(1894~95)、日俄战争(1904~05)和满洲侵略(1931~现在)战费总计的四倍,这三次战争日本共耗费卅一亿九千三百万日圆,但是中日新战争(1937~39)为一百四十亿日圆。
再看看日本包括战费在内的预算比以前激进增加:
一九三一年十四亿七千六百万日圆(百分之百)
一九三七年五十四亿三千六百万日圆(百分之三百七十)
一九三八年八十三亿九千三百万日圆(百分之五百七十)
一九三九年~四零年一零二亿九千四百万日圆(百分之七百)
从这些预算来看日本在现在战争中所耗费的战费:
一九三七年廿五亿六千四百万日圆
一九三八年五十五亿二千六百万日圆
一九三九~四零年六十六亿日圆(估计)——三年总计一百四十六亿九千万日圆。
为应付浩大战费,日政府求助于通货膨胀的政策。且纸币发行额如下:
一九三七年卅三亿日圆
一九三八年五十四亿日圆
一九三九年~四零年七十五亿日圆(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