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以为小丢丢病了,使劲儿蹬自行车,飞一样朝幼儿园奔去。
就在小丢丢的爸爸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小丢丢的妈妈也到了。
奇怪,幼儿园门口怎么停着好几辆救火车?
难道是幼儿园着火了吗?不,不,幼儿园好端端的,连一丝儿黑烟都没有。
不过,地上都是水。水是从幼儿园里涌出来的。几辆救火车正在那里一个劲儿地抽水。嘿嘿,救火车变成了抽水机!
小丢丢的爸爸、妈妈心急火燎,连鞋子都顾不上脱,蹚着水就进了幼儿园。
幼儿园里,满地是水。孩子们有的坐在桌子上,有的坐在小**。
是谁忘了关自来水龙头?是自来水管爆裂了?
这时,小丢丢的爸爸、妈妈听见了熟悉的“警报声。”循声寻去,吓了一跳:小丢丢正在地上打滚,浑身水湿。老师们在旁边怎么也劝不住。眼泪,像瀑布似的,从小丢丢的眼眶里泻出来!
妈妈什么也不顾,从地上抱起小丢丢。小丢丢一看见妈妈来了,眼泪马上止住了。瀑布不见了,地上的水慢慢被救火车抽干了。
幼儿园园长这才把“发大水”的经过,告诉小丢丢的爸爸和妈妈。
早上,小丢丢刚来的时候,又是笑,又是跳,乐得嘴巴合不拢。他爬滑梯,骑木马,笑嘻嘻,嘻嘻笑。
上午九点半,幼儿园里吃点心了。吃什么呢?吃苏打饼干,喝豆浆。在家里,小丢丢只吃牛奶饼干、鸡蛋饼干、巧克力夹心饼干,从来不吃苏打饼干;只喝牛奶、麦乳精,不喝豆浆。
进口豆浆,不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第七条进口标准;
进口苏打饼干,不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第十条进口标准。
小丢丢的笑脸消失了。他开始“干哭”——不流眼泪的哭,他的“哭鼻子”发出轻微的“呜呜”哭声。
就像知了一叫起来没完没了,小丢丢的“呜呜”声也没完没了。
小伙伴们好奇地看着小丢丢。有一个小朋友竖起右手的食指,在脸上刮了几下,笑他老面皮哩!
小丢丢生气了,肚子里的气越来越多。气足了,像汽笛似的,“呜呜”声当然也就越来越响。
小丢丢开始流泪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扑簌扑簌滚了下来。
“干哭”升级了,变成了“小哭”。
这下子,那位朝他刮脸皮的小朋友急了,赶紧走过来,向他鞠了一躬,陪不是。他还拿出手绢,给小丢丢擦眼泪。
可是,小丢丢想妈妈,想奶奶,想爸爸,越哭越伤心。他没吃点心,肚子饿了。
好不容易等到吃中饭。吃什么菜呢?青菜炒肉丝。虽然肉丝有三分之二是瘦肉,可是有三分之一是肥肉,不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的第一条进口标准;至于青菜,则不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的第二条进口标准。
再说,幼儿园里吃的是馒头,不符合小丢丢“进口公司”的第六条进口标准。
当然喽,小丢丢拒绝进口青菜炒肉丝,拒绝进口馒头。
可是,小丢丢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在那里唱“空城计”哩!
又升级了,从“小哭”升到“中哭”。小丢丢的眼泪,像小溪流似的,哗哗流下来。老师们急了,以为小丢丢生病了,马上领他到小床前,让他躺下来休息。
小丢丢睡惯了家里的沙发床,从来没有在木板**睡过觉。他一看那木板小床,不愿意睡,从“中哭”又升级到“大哭”。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瀑布一般的眼泪从小丢丢的眼眶里奔泻而下,把小伙伴们吓坏了。他们赶紧爬上桌子、爬上小床“避难”。
一只只痰盂罐、一只只鞋子,在泪水上漂浮。
泪水从幼儿园里涌出来,弄得满街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