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弗洛伊德的文艺理论 > 第33章 补记2(第6页)

第33章 补记2(第6页)

1882—1885年(26—29岁)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期间,先后在神经科、外科、内科、小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从事临床工作。进一步研究脑解剖学和病理学,发表一系列有关神经解剖与生理方面的论文。

1884—1887年(28—31岁)研究“可卡因”的临床使用效果。

1885年(29岁)夏,离开维也纳综合医院。9月,任维也纳大学神经病理学讲师。6月至翌年9月,发表有关听神经根的三篇论文。

1885—1886年(29—30岁)10月,到巴黎萨尔拜特里尔精神病医院向沙可学习数月,对癔症的治疗和催眠法发生了兴趣。

1886年(30岁)9月30日,与玛莎·伯奈斯结婚。2月,返国途中,访问德国巴金斯基儿童精神疾病诊所。4月,在维也纳开设医治神经症的私人诊所。因癔症传统上认为是女性病,故弗氏报告一个典型男性癔症性偏侧感觉缺失病例时,受到医学界的冷落。将沙可的《神经系统疾病讲义》译成德文发表。

1886—1893年(30—37岁)在卡索维茨儿童疾病研究所工作。继续研究神经病学,特别是研究小儿脑麻痹症。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小儿脑病理学和癔症的论文。研究重点由一般神经学逐渐转向精神病病理学。

1887年(31岁)长女玛蒂尔德出生。开始用催眠术治疗,并同布洛伊尔合作,对癔症用宣泄法治疗。

1887—1901年(31—45岁)1888年,发表伯恩海姆《暗示及其治疗作用》德文译文。与柏林的朋友威廉·弗利斯通信,信中发表许多重要见解。该通信集于1950年出版。

1889年(33岁)长子马丁出生。7月,到法国南锡向伯恩海姆学习数周,进一步了解暗示法。在少女杜拉治疗中对梦的分析,成为经典梦例。

1891年(35岁)次子奥里弗出生。发表《论失语症》。

1892年(36岁)三子厄恩斯特出生。发表伯恩海姆《暗示研究》的德文译文。

1893年(37岁)次女苏菲出生。发表与布洛伊尔合作的第一篇著作《论癔症现象的心理机制》。撰《沙可》一文悼念他的去世。

1893—1898年(37—42岁)研究癔症、强迫性和焦虑性神经症,并将其成果写成一系列论文。开始与布洛伊尔意见不合。

1895年(39岁)三女安娜出生。7月24日首次做梦的分析,放弃催眠法,改用自由联想法。发表《癔症研究》(与布洛伊尔合著),并撰《科学心理学设计》。

1896年(40岁)父亲病故,促使他回忆幼年生活。妻妹明娜居住他家。开始使用“精神分析”一语。《癔症的病因》讲演,反响极为冷落。与布洛伊尔彻底决裂。英国性作家霭理士知道弗洛伊德的著作。

1897年(41岁)开始进行自我分析,导致对创伤理论的否定,并确立了幼儿性欲学说和“俄狄浦斯情结”的观点。

1898年(42岁)就幼儿性欲发表最初论文。发表《性欲在神经症病因中的地位》。

1900年(44岁)发表《释梦》并撰写《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初步完成了潜意识理论的体系化,不仅适用于变态心理,而且也适用于正常心理。

1902年(46岁)被维也纳大学聘为副教授。与阿德勒等四人创立“心理学周三研究会”。

1903年(47岁)与弗利斯的友谊发生裂痕。

1904年(48岁)发表《少女杜拉病例报告》,出版《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阐明偶发行为的意义。

1905年(49岁)写成《性学三论》和《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自幼年时代起人类性欲发展规律。

1906年(50岁)与弗利斯断绝关系,开始与荣格定期通信。

1907年(51岁)发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与《强迫性行为与宗教活动》。与荣格会面。与阿伯拉罕交往。

1908年(52岁)发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作家与白日梦》、《儿童性理论》、《癔症的幻想及其与两性并存的关系》、《性格与肛欲》等。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在萨尔茨堡召开。“心理学周三研究会”改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开始与费伦茨、琼斯交往。

1909年(53岁)研究一个5岁男孩恐怖症的病例,进一步论证了得自成人癔症研究的结论,即癔症与性有关,特别是与幼年的性经验有关。应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邀请,与荣格等去该校参加20周年校庆活动,并发表《精神分析五讲》讲演。在美国与威廉·詹姆士会面。

1910年(54岁)提出“自恋”理论。发表《爱情心理学之一:男人对象选择的一个特殊类型》、《达·芬奇的童年回忆》。第二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在纽伦堡召开,荣格被选为主席。在柏林、苏黎世、维也纳成立三个精神分析小组,由阿伯拉罕、荣格和阿德勒分别负责。

1911年(55岁)发表《对心理活动的两个原则的系统论述》第三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在魏玛召开。美国精神分析运动开始兴起。因理论上分歧,与荣格个人感情恶化,与阿德勒决裂(另创“个体心理学”)。

1911—1915年(55—59岁)发表一系列关于精神分析技术的论文。出版《图腾与禁忌》(1913),将精神分析学应用于人类学、文化学与宗教学。

1912年(56岁)发表《爱情心理学之二:论**领域最普遍的衰退趋势》为了促进精神分析学在其他科学文化领域的应用,创立《意象》杂志。与斯泰克尔决裂。

1913年(57岁)出版《图腾与禁忌》,将精神分析学应用于人类学、文化学与宗教学。发表取材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选匣子的动机。撰写《治疗学入门》,以阐明实施精神分析的实际问题。第四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在慕尼黑召开。与荣格决裂。在琼斯建议下,成立护卫弗洛伊德的“委员会”,主要有费伦茨、阿伯拉罕、琼斯、萨克斯、兰克等。

1914年(58岁)撰写《精神分析运动史》,尖锐批评荣格和阿德勒的学术观点。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累斯顿代表大会中止。荣格退出学会,另创“分析心理学”。

1915年(59岁)在维也纳大学开设“精神分析导论”讲座,总结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止的精神分析学基本成果。撰写《论潜意识》等12篇论述基本理论问题的“心理玄学”的文章,但只保留下来5篇。发表《对目前战争与死亡的看法》论文。德国诗人里尔克来访。

1916年(60岁)出版《精神分析导论》(1916~1917)。

1918年(62岁)发表《爱情心理学之三:处女的禁忌》。第五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在布达佩斯召开,费伦茨任主席。

1919年(63岁)将“自恋”理论应用于治疗战争神经症。艾丁根加入“委员会”。在维也纳创办国际精神分析出版公司。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