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春秋时期诸子 > 第41章 附录 著述年表1(第2页)

第41章 附录 著述年表1(第2页)

腊月,与聊城县绅丁理臣之长女丁馥萃女士结婚。

1912年(民国元年)十七岁

在天津府立中学堂读书。

1913年(民国二年)十八岁

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分在预科一类甲班。据1913年12月北京大学预科各班成绩表记载,全班排列(第一名。

1914年(民国三年)十九岁

在北京大学预科攻读。

1915年(民国四年)二十岁

在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据1915年6月预科各班成绩表记载,全班排列(第二名。

1916年(民国五年)二十一岁

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预料。其毕业考试成绩全班排列(第一名。

秋,升入北京大学文本科国文门。

1917年(民国六年)二十二岁

在北京大学文本科国文门攻读。(第一学年课业成绩:中国文学160分、文字学180分、中国史90分、中国文学史85分、论理学100分、操行140分,总计755分,平均125。8分,扣分1,实得124。8分。

1918年(民国七年)二十三岁

在北京大学文本科国文门攻读。(第二学年课业成绩:古代文学史93。5分、近代欧洲文学史80分、日文67分、文字学80分,总计320。5分,平均80。1分。

夏,约集同学罗家伦、毛准(子水)等二十人,创立新潮社。

是岁在《新青年》、《北京大学日刊》发表的文字有:

《文学革新申义》,载1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

《文言合一草议》,载2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二号。

《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载4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

《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载4月17日至23日《北京大学日刊》。

《傅斯年致校长函》,载8月10日《北京大学日刊》。

《戏剧改良各面观》,载10月15日《新青年》(第五卷(第四号。

《再论戏剧改良》,载10月15日《新青年》(第五卷(第四号。

1919年(民国八年)二十四岁

在北京大学文本科国文门攻读。

1月1日,主编《新潮》月刊创刊。

5月,五四运动发生,参与领导此次运动,为北京大学学生代表之一。

夏,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国文门。(第三学年课业成绩:近代文学史87。5分、文字学85分、语言学96分、词曲82分、日文C班70分,总计420。5分,平均84。1分。

秋,考取山东省官费留学。

12月26日,由北京起身去上海,赴英国留学。

足岁写作、发表的重要文字有:

《〈新潮〉发刊旨趣书》,载1月1日《新潮》(第一卷(第一号。

《中国文学史分期之研究》,载1月1日《新潮》(第一卷(第一号。

《蒋维乔著〈论理学讲义〉》,载1月1日《新潮》(第一卷(第一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