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之机构化》,载1月29日《今日评论》(第一卷(第五期。
《地利与胜利》。
《抗战两年之回顾》,载7月9日《今日评论》(第二卷(第三期。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四十五岁
主持史语所所务。
4月2—9日,在重庆出席国民参政会(第五次大会,向大会提出“为鲁省去岁迭遭水旱风电蝗虫之害,灾情惨重,民不聊生,拟请政府迅拨巨款从事赈济案”、“请严禁邪教,以免摇动抗战心理案”、“请屯积二年用之汽油,并购备汽车零件,以维持交通及军运案”。
8月,促成寄存于香港之居延汉简安全运抵美国国会图书馆,免遭战火。
冬,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四川南溪县李庄镇。
11月,兼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至(第二年9月止。
12月,续任国民参政会(第二届参政员。
是年,《性命古训辩证》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历史语言研究所调查云南方言、少数民族语言。
是岁发表的文字有:
《性命古训辩证》。
《〈中国音韵学研究〉序》,收入《中国音韵学研究》。
《汪贼与倭寇——?一个心理的分解》,载2月25日《今日评论》(第三卷(第八期。
《我所敬仰的蔡先生的风格》,载3月24日《中央日报》。
1941年(民国三十年)四十六岁
主持史语所所务。
3月2—9日,在重庆出席国民参政会(第二届(第一次大会。
3月,患高血压症,在重庆歌乐山中央医院养病,7月出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央博物院合作调查岷江沿线遗址。
夏,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央博物院合组“川康民族考察团”,展开川西康东民族调查。
9月,辞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职。
10月21日,母亲李氏卒于重庆中央医院,享年七十五岁。
历史语言研究所调查四川各县方言。
冬,移家南溪李庄。
12月,香港沦陷,历史语言研究所存于香港九龙之文物悉告损失。
是岁发表的文字有:
《谁是后出师表之作者》,载7月16日《文史杂志》一卷八期。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四十七岁
主持史语所所务。
4月,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央博物院、中国地理研究所合组“西北史地考察团”,展开调查。
10月22—31日,在重庆出席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一次大会,向大会提出“鲁省灾情惨重拟请中央加拨巨款迅放急赈并实施根本救济办法以拯灾黎而固国本案”。
12月,历史语言研究所调查川南苗族。
是岁发表的文字有:
《大明嘉靖三十三年〈大统历〉跋》,作于12月16日。
《论性命说之语学及史学的研究》,载12月16日《读书通讯》五十六期。
《本所刊物沦陷港沪情形及今后出版计划》,收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本(第一分。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四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