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注释(3)
[161]译者注:选自缪哲译文。
[162]注:林奈,以及许多同时代的作家,都不顾布谷的体型和会造成阻碍的胸部羽毛,将其归于食肉鸟一类。
[163]注:河乌,在多岩石的山脉中繁殖,常见于山里溪流中。冬季偶尔出现在河口处。
[164]注:萨塞克斯的大鸨很快便绝迹了。1883年,该鸟从英国的鸟类中消失。布赖特埃姆斯通就是布赖顿。
[165]注:这是一只有名的“提摩太”,一只终于被怀特拥有的伊比利亚龟。怀特后来的书信和日记里还常常提起它。它的壳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166]注:如今,丘鹬更常见于汉普希尔。
[167]注:如今,红翼鸫大多在苏格兰繁殖。
[168]注:食蜂鸟……金黄鹂。
[169]注:我还听过一则关于天鹅的类似传闻。
[170]注:即草地鹨,怀特称作“鹨”。
[171]注:指的是他的兄弟,汉普郡法伊菲尔德教区牧师雷夫·亨利·怀特。
[172]注:即长尾田鼠。
[173]注:见乌略亚《游记》一书。
[174]注:stenopteryxhirundinis,一种非常奇特的昆虫,它们不产卵,而是在中晚期迅速化蛹。
[175]注:一位极有奉献精神的杰出法国科学家。生于1683年,卒于1757年。
[176]注:事实上,雄燕和雌燕都会筑巢、孵卵和哺育幼燕。
[177]注:1774年2月10日,该信被诵读于皇家学会。
[178]译者注:Laban拉班——《圣经》中的人物。
[179]译者注:Jacob雅各布——《圣经》中的人物。
[180]注:一种产于英格兰南部的羊,是如今大多数黑脸羊的先辈。
[181]注:这些鸟可能都是黑喉石。作为夏季来客的草原石,此时已经离开了。英国的红鸢很快便会灭绝。如今,只有威尔士中部还能见到25对红鸢。
[182]注:据说,怀特的童年一直持续到了1740年。因此,这段回忆应该是1752年改历之前的事,所以,该事件的时间应该超前倒推十一天。于是,文中的“二月初”应改为“一月底”。对一只燕子来说,这仍是很不可思议的。
[183]注:值得注意的是,在怀特时代,房屋的烟囱比现代的烟囱要宽敞得多,以便处理大块木材产生的浓烟。那时,家燕主要在谷仓和外屋的椽木上筑巢。
[184]注:阿什顿·立弗爵士的博物馆。
[185]注:magnasdominicumdivitisaedesPervolat,etpennisaltaatrialustrathirundo,Pabulaparvalegens,nidisqueloquacibusesuncporticibusvachumidacirasonat…(就像一只黑色的燕子,在一个富户的大宅子里穿梭似的飞来飞去,在那厅堂的高处展翅盘旋,啄起食物的碎渣,衔回巢去喂那些叽叽喳喳的雏鸟,它的啾啾的鸣叫声时而在空旷的回廊里,时而在庭院的水池边回响着。——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杨周翰译本。)
[186]注:这是种“可食用”的雨燕。属于金丝燕属。它用唾液筑起的巢常被用来做“燕窝汤”。它是一种真正的雨燕,怀特错误地将其归入了与崖沙燕和燕子同类的燕科。不过,他的这一错误也是情有可原的。
[187]注:这种跳蚤尤见于崖沙燕身上,是Ceratophyllusstyx,跟Pulexirritans这种人身上的跳蚤不同。
[188]注:事实上,它们也会干巴巴地叫上几声,只是声音不大。
[189]注:还是指的吉尔伯特的哥哥约翰。
[190]注:事实上,最常见的数量是每次三枚,两枚和四枚反而很少见。孵化这些卵,需要十八至十九天。之后,雏鸟大约会在巢中待六周。这一冗长的时期表明:与家岩燕和家燕(雀形目)比起来,雨燕属于另一个不同的目(雨燕目)。前者孵卵的时间仅为后者的一半。和那些真正的燕科鸟不同,对雨燕来说,尽管夜里雄燕偶尔也会帮帮忙,但孵卵基本上的雌燕的责任。更多时候,雄燕都在飞行中呼呼大睡。
[191]注:显然,怀特一旦试图用自己的坚信不疑来解释鸟类冬眠的问题,便开始犯错了。雨燕一般换两次毛,一次在秋季,另一次在春季。两次换毛都在迁徙之前完成。因此,它们才会披着一身光亮的新毛,回到我们这里。
[192]注:卡尔尼奥拉的医学博士约翰·安东尼·斯科波利。
[193]注:原引文为:“从葬礼回来的那晚,我睡在庭院的墙根下。脸上没盖东西,被弄得一头脏污。我不知道墙上有麻雀,大睁着眼睛。结果,麻雀不声不响地冲着我的眼睛,拉下一泡热屎。我跑去看医生,可他们束手无策,完全帮不上忙。”
[194]注:这一农谚或许是多次将食虫的布谷,误认为食肉鸟所致。
[195]译者注:选自缪哲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