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女主权谋文 > 第22章 魏宫碧血(第5页)

第22章 魏宫碧血(第5页)

“女儿不糊涂。”胡容筝握住父亲的胳膊,低语道,“藩王妃怎及得上天子妇?女儿想过了,父亲受高肇欺压已久,非如此不能光大胡氏。而且,父亲一直说,女儿骨相贵重,必非凡品,如不入宫,怎能实现女儿的胸中抱负?何况如今宫中的汉女不少,冯太后前后出过三个皇后,不都是汉女吗?”

胡国珍倒吸一口冷气,他从来没有想到,女儿的婚事之所以蹉跎到今天,竟是因为她心中存着这样一种惊人的念头。

“糊涂!”胡国珍猛然转过脸来,怒道,“读书读史到今天,心智还这么幼稚!宫廷岂是平常去处?那里的阴谋诡计、秘事机关、斗争和倾轧,绝不比朝廷中简单,宫中的每个女人都有背景和家世,筝儿,你若入宫,仅仅是那一份寂寞,就会让你无法忍耐。”

胡容筝仰起了脸,面上有一种决绝的神色:“女儿心意已决,若不能入宫,女儿立志终身不嫁,和姑姑一起在瑶光寺中做练行尼。”

“什么?”听见女儿的威胁,胡国珍不禁微觉心惊。

自己的妹妹胡玉姬,也是因为婚姻不顺利的缘故,早年间在平城报恩寺出了家,如今又到了北邙山上的皇家寺院瑶光寺里修行,这一生,就将在青灯古佛前度过了。

性格刚强的长女,是个说得出做得出的人,他真不想家里再出一个秃头布袍、枯眉顺眼的尼姑了。

“让女儿入宫吧……”胡容筝满脸都是求恳的神情,“我听说,下个月皇上又要在民间选取四名女官和嫔妃。后宫多年没有生子,所以这一次,宫里传出来说,官家放开了选秀限制,不限鲜卑八姓和五姓八望家的女儿,其他世家女子也可以入宫待选,机会难得,爹,你就依了我罢。”

胡国珍沉吟难决,魏宫中,宫事向来幽秘异常,不是嫁女的理想去处。他虽然想借助女儿的婚事固位,但也不想女儿去宫中送死。

这几年,后宫中离奇死去的皇子和嫔妃,总共将近十人,外间纷纷传说,这都是皇上的宠妃高夫人的手段。她害怕别的女人分去皇恩,所以才屡次用毒药或杖刑杀死偶然得到皇上临幸的嫔妃。

三个月前,于皇后重病迁延,被诊为瘟疫,送到清缘寺静养时暴病身亡,死时身边除了高夫人,再无旁人,宫廷内外,物议沸腾。

于皇后的堂弟、侍中于忠愤恨之下,特地进了一个折子,想请皇上追究此事,谁知道皇上竟然当廷发怒,说于忠诬告皇妃,将于忠贬谪到漠北,两个月后,因颍川太守叛梁,才将他召回来平叛。

备受众人议论的高夫人,不但没有受到掖庭的追查,反而要在今年被册封为大魏皇后。

高夫人不但自己深得皇上的欢心,而且是高肇的侄女,身后有一个权势熏天的庞大家族,筝儿,她简直是痴心妄想、不知天高地厚。

“你一意想去吗?”凝视着女儿如花的容颜,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我希望在那里实现相士的预言。”

胡容筝生下来时,据说四壁之内有赤光闪现,因为有此异征,胡国珍特地请了京城的著名相士赵胡来给襁褓之内的女儿看相。

一看之下,平城的名卜赵胡竟然屏开众人,对他说,此相贵不可言,异日自有应验,火光之事,不得再去告诉别人,以免生祸。

二十一年来,他一直将此事深藏在心底,不料女儿却早已知晓。

“胡说,哪里有什么相士的预言!”

胡容筝深深地看进父亲的眼睛里:“有的,我知道……我偷看过父亲的手记。”

胡国珍无法再反驳她,只得叹道:“入不入宫,你应该再听听你姑姑怎么说。她人到中年,又经过两次婚变,会有几分真知灼见。”

“是。”胡容筝见父亲已经让步,不再步步进逼。

府外,高低远近的寺钟声响了起来。

一千多座寺院做晚课的钟声又开始此起彼伏、悠悠回**,钟声回**在洛水的桥头,回**在铜驼巷的街口,回**在永乐宫的楼台,回**在洛阳城每个公侯百姓的耳边……这是洛阳城的声音,这也是南梁北魏数百万僧尼们求道祈祷的声音。

年轻的胡容筝觉得,千寺暮鼓合奏的声音是如此清澈、明净、沧桑而感人,她合手为掌,向瑶光寺方向茫然地看了过去。

北邙山下,法名叫“妙通”的姑母,此刻大约正在毗卢阁中低声诵念《华严经》:“随生死流,入大爱河……”

5

傍晚,一道金红色的霞光照上门前檐下的黑底金字牌匾,孝文帝元宏御笔亲题的三个大字“瑶光寺”越发璀璨夺目,显出这座皇家寺院的气派和森严。

大门内,宽阔、洁净的青石甬道上,三四个身穿青色布袍的尼姑执着竹帚和水壶,正在洒扫石道。她们有的已到中年,有的正在妙龄,却都面容姣好,宽大的僧袍也掩不住动人的身姿。

“筝儿,我带你去见一个人。”穿着深灰色布袍的胡玉姬,携着侄女胡容筝的手,慢慢沿着青石甬道向西走去,虽然今年刚满三十五岁,但胡玉姬眼中的那份落寞和枯寂,却宛若修行多年的老尼。

胡容筝依在自己最喜爱的小姑母身边,闻见那股熟悉的若有若无的体香,心里不由得发紧,一阵隐痛袭了上来。

姑母当年是平城有名的美人,早在平城时,她就嫁给了孝文帝的族弟青州王元英,成了侧妃。

可惜青州王元英却只喜欢男风,室内蓄养了好几个娈童,对女人十分厌恶,经常对胡玉姬大打出手,姑母每次归宁,脸面、脖颈和手腕上都是一片青紫。

元英死后,胡玉姬以王妃的身份,下嫁了一个汉族书生,她对来自京中的讥刺一概置之不理,只顾与那汉人书生沉浸在花前月下,整天吟诗饮酒。

谁知道,没有多久,那汉人却携了胡玉姬的一个美貌侍儿,叛归南朝,不知去向,从前的侯门千金、青州王妃,则沦为一名可怜的弃妇,成了当年平城里最大的笑料。

闭门半年之后,胡玉姬没有自杀,而是将家财全部变卖成庙产,投身到报恩寺的住持门下,落发为尼。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