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1848大清烧炭工免费 > 第339章 偷塔(第2页)

第339章 偷塔(第2页)

罗大纲拿下湘潭,一把火烧了湘勇水师的命根子湘潭造船厂没有在湘潭停留很久,很快便马不停蹄,剑锋再次南指。

这一次,罗大纲的目标更加致命,乃是湘勇赖以生存的根基,钱粮囤积的大本营衡阳。

短毛军兵锋之锐,已让湘南清军闻风丧胆。

衡阳城内,获悉短毛已经拿下了湘潭,正乘船朝着衡阳而来,留守的官员和大部分绿营兵、湘勇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罗大纲的部队还没抵达衡阳,便已纷纷弃城而逃。

然而,就在这一片溃散投降的逆流中,却有一支队伍如同激流中的礁石,毅然选择了坚守衡阳。

此人便是曾国藩的亲信、血气方刚的湘乡县书生蒋益澧,以及其麾下一营四百余名从湘乡老家带出来的子弟兵。

这些湘乡县湘勇,与曾国藩、罗泽南、蒋益澧是同县同乡,利益相连,情感深厚,是湘勇中最为死忠的一群人。

正因如此,曾国藩才让蒋益澧带着这群湘乡县出身的湘勇留守衡阳大本营,以保衡阳城无虞。

曾国藩有想过自己会出师不捷,但没有想过彭刚居然会直接发兵攻打距离长沙有四百多里水程的衡阳城。

曾国藩对衡阳城的兵力部署是针对湘南反清会党武装而制定的,防备湘南反清会党武装攻打衡阳城绰绰有余。

可面对北殿强兵悍将的攻打衡阳城,衡阳城的守军则显得力不从心。

蒋益澧登上衡阳城头,望着城外隐约可见的短毛军先锋烟尘,又回头看了看身后三百多同他站在衡阳城头的湘乡县团练,语气决绝地嘶吼道:“湘乡的弟兄们!衡阳乃我湘勇根本,曾大人心血所在!今日我等就是死,也绝不能让短毛踏进衡阳城一步!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湘勇,有不怕死的好汉!”

“誓与衡阳共存亡!”

四百余湘乡勇振臂响应,他们迅速封闭城门,搬运守城器械,准备做最后的抵抗。

没多久,罗大纲带引麾下讲师来到了他熟悉的衡阳城下,朝衡阳城城头喊话劝说衡阳城城墙上的湘勇放下武器献城投降。

并表示只要他们投降,就可以饶他们一命。

罗大纲的劝降被以蒋益澧为首的城中湘勇严词拒绝。

罗大纲抬眼瞥了瞥城头那些稀稀落落,坚守在衡阳城城楼附近的湘勇,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湘勇倒是有几个硬骨头!可惜,跟错了人,又不识时务。”

旋即,罗大纲将视线从衡阳城挪回,不再废话,下令攻城!

衡阳城有足足十五个城门,四百余团练莫要说守整个衡阳城的城墙,守十五个城门上的城楼都不够用。

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北殿将士很快攀上衡阳城城墙,杀入衡阳城内。

见北殿将士已经杀入衡阳城,蒋益澧身先士卒,负隅顽抗。

然而,大势已去,寡不敌众,蒋益澧身边的湘乡子弟不是倒在北殿将士的火铳之下,就是死在北殿的刀矛之下。

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以蒋益澧为首的四百余湘勇的抵抗不过是徒劳的。

最终,连同蒋益澧在内的四百余湘乡县出身的湘勇,全军覆没,多数战死,少数投降。

蒋益澧本人力战不支,身披十数创,倒在了阅江门城楼。

衡阳城,这座湘勇苦心经营的大本营,终于落入罗大纲之手。

衡阳城城门洞开,时隔不到一年,罗大纲再次踏入衡阳城中,在俘虏的引路下直扑湘勇设在城内的粮台、银库和军械库。

打开库门,但见粮仓内的粮食堆积如山,银库内的银箱钱箱排列码放得十分整齐,至于军械库,库存的武器寥寥无几,只有少许连北殿暂编团的士兵都看不上的破铜烂铁。

这些都是曾国藩、罗泽南等人费尽心力,从湖南各地搜刮、筹集到的钱粮,用于支撑、扩充湘勇的家当。

经过粗略清点,湘勇在衡阳大本营内囤积有五万八千六百五十余担各色粮食,银钱全部折银算有五十二万八千四百三十五两白银。

“一粒米,一文钱都不留,全部装船运到岳麓山大营去!”罗大纲兴奋地搓着手,下达了粒米文钱不留的命令。

这些粮米,足够岳麓山、湘江西岸等应的北殿将士吃上一个季度有余!

北殿将士欢天喜地,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开始将衡阳城内缴获的钱粮物资搬运上船,一船一船地通过湘江水道,源源不断地北运。

衡阳江面上,运输船队首尾相连,蔚为壮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