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静静听着,回到御座上撩袍落座:“如此说来,北伐发逆看似势如破竹,实则是自投罗网。”
肃顺点点头:“主子明鉴,京师城防稳固,各营精锐俱在,主子不必过虑。”
“和朕想到一块去了。”
咸丰对肃顺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肃顺是他左右极少数能为他分担压力的满洲重臣,要是这样的满洲重臣再多些就好了,若他身边多些堪用的好奴才,大清的局势何至于恶化到如今这般境地
“但你忘了一点,长毛发重兵北伐,迫近直隶,朕之所以不惊慌,乃直隶京师之藩篱,山东全境仍在我们手上,只要山东在咱们手上,断了北伐发逆的退路与援路,北方的主动权就在咱们手上。”
咸丰此言倒不是在自我安慰,韦昌辉、林凤祥等人北伐初期,咸丰着实被吓了一大跳。
直至韦昌辉、林凤祥等人的北伐大军避实就虚,绕开他让河道总督杨以增、漕运总督杨殿邦重兵布防苏北,转而由皖北入豫,不顾山东。咸丰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韦昌辉、林凤祥等人的北伐大军避实就虚,不恋战,进展快,表面上看似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不假。
但另一方面,避实就虚意味着的北方清军主力未损,咸丰部署在苏北、山东,用于防堵长毛北伐大军北上的江苏、山东营勇几乎分毫未伤。
偏偏此时长毛还发另一支大军南征苏南,剑指浙江,而非沿运河北上苏北、山东,给了苏北山东两地营勇喘息整顿之机。
况且随着长毛的北伐大军进入华北平原,大清骑兵的优势开始显现。
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胜保的吉林马队、西凌阿的黑龙江马队虽未能在正面大败北伐长毛主力,不过近期屡屡传来满蒙马队袭扰长毛后军的辎重部队得手,毙俘了些长毛辅兵的消息。
尽管只是小胜,目前满蒙马队对长毛的袭扰还未伤及北伐长毛之根骨。
但咸丰相信,只要积少成多,积小胜成大胜,在北直隶坚壁清野,不失直隶大城,让所谓的十万长毛北伐大军无处就食。
打到直隶的长毛,必将成为强弩之末。
届时举北方营勇合围强弩末矢之长毛,他咸丰未尝没有转守为攻的可能。
“圣明无过主子!”肃顺一面弓身弯腰捡拾被咸丰扫落在地上的奏折,一面说道。
咸丰瞥了肃顺一眼,说道:“朕最担心的不是已经达到山西,有直趋直隶京畿之势的长毛,而是窃据湖湘的短毛。
短毛西征,湖湘大军,尤其是湖南的大军折损甚众,完全打乱了朕的筹划,一时之间朕也拿短毛无计可施。
骆秉章、张亮基、崇伦,身为湖广督抚,守土无方,丧师失地,致使楚军、镇筸兵精锐尽丧。
还有曾国藩,亏朕当初那么信任他,支持他主持湖南的团练,靖港一仗,湘勇元气大伤,他那苦心经营的湘勇水师几乎片板不存,自己都差点淹死在湘江里,连他的亲弟弟都殁于此战,尸首都寻不回来!
还说什么湘勇忠勇可嘉,屡败屡战,简直奇耻大辱!忠勇之师却打不了胜仗,不能为朕分忧,朕养他何用?
依朕看,曾国藩这个理学名臣不过徒有其名,若朕当初将办湘勇钱粮用在楚勇上,此次短毛西征,断不至于败得如此难看。
近来弹劾湖湘两地督抚,弹劾曾国藩、罗绕典的折子越来越多,让朕倍感为难啊。”
说着说着,咸丰不免长吁短叹起来,开始后悔当初将资源倾斜向湘勇的决定。
江忠源的楚勇虽然在同短毛的战事中未曾取得大胜,同样是败多胜少,但楚勇至少每次败都败得不是很难看,主力能得以保全。
尤其是在去年的长沙保卫战中,楚勇更是保卫长沙的中流砥柱,表现亮眼。
此番弹劾湖南、湖北两地督抚,以及曾国藩的奏折甚多。
饶是咸丰迫于目前形势,仍旧需要依靠他们维系湖湘的形势,不好对湖南、湖北两地的官员进行大刀阔斧的整肃调整,但不对他们进行丝毫惩处,也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