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成长,就是我们不断地对自己的自我进行升级,就如同,我们不断抛弃小时候已经不再合身的旧衣,重塑自我概念,真正对自己负责。
重建认知
我曾经在文章中写过,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
不是家业,而是自我。
小J的沮丧恐惧、柠檬的外表高傲内心自卑,都是自我在过去的经历中建立起的防御模式。
而想成为真正的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第一步就是重建认知。
清晰地认识自己,接纳与认同自己,主导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需要怎么样做到。
为自己设置一个想完成的目标。这个目标只与自己有关,与他人期待无关。
比如柠檬,不需要为了妈妈而设定“28岁嫁出去”这种目标,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去为自己想要的结果而努力。
这个目标,可以是通过一次考试,可以是完成一次晋升,可以是掌握一项技能。
它只关乎你自己。
立即行动
我几乎会对每个迷茫的咨询者说同一句话:去做。
现在,立刻,马上。
针对你的目标,去行动,去做。
不自信,就是不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能力来自于尝试和实践。最终成功完成的结果,会形成自己对自己的认同。
找到自己缺失的能力,补充它,强化它,使用它,积累它。
由易到难,由少到多。
当能力被肯定,就能成为自信。
承担责任
每个不曾被爱的孩子,都会在孩童时期就建立起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像小J,可能选择的是逃避。像柠檬,曾经对妈妈是讨好。我们要承认这些模式在当时是有一定正面意义的,它会使一个孩子的心理得到暂时的平衡。
但它同时也令人痛苦。
正因如此,一个人在成年后就要承担自我的责任,无论曾经经历过什么样的家庭、际遇,都不能逃避在成年之后,促进自我成长的责任。
自卑,就是自我发展不成熟的结果。
对自己负责,就是“我可以为自己做什么”。
因为痛苦,所以改变。
打破消极的认知,把聚焦从外在转向自己。
思考,实践,复盘。收获就会随之而来。
只有我们实实在在做出改变,所谓成长,才不再是镜花水月,不再是隔靴搔痒,而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充实的人生体验。
每个人一生,都有一个被爱的箱子等待填满。
曾经的凄楚、仓皇、不被爱,都只是一个因。
它不是必然只能有痛苦的果。
即使走过暗夜,遇过渣男,谁不曾在低谷泥泞里绝望。无论小J还是柠檬,敢于面对,就已然是勇气的一大步。
接纳,觉察,行动,改变。一个敢于成长的人并不是再无烦难,而是越来越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应对这些烦难。
生老病死,苦辣酸甜,都是我们一生无可替代的体验,都会伴着我们,将那只箱子一点一点填满。
从此你懂得——
疾风骤雨,也可华枝春满。
离合悲欢,亦有天心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