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实心眼山东妹子,思思为了表达对婆家的融入,故意多吃了些,年夜饭进行到一半,想把空出来的盘子撤下去,旨在说明“妈您做的饭真好吃,您看我吃了这么多”。
不料被婆婆冷着脸制止:“放那儿!我们家的规矩,没吃完饭不准撤盘。”思思讪讪地把手缩回去。
之后两天,婆婆始终不冷不热不咸不淡。回到娘家之后,思思说:“我看明白了,以后能离多远离多远。”坦白说,这婆婆貌似精明,从一开始就立威,其实傻得冒烟了。
什么是等价交换?在接纳这件事上,我认为婆婆应该主动。新媳妇上门,改口叫妈,婆婆就应该拿出婆婆的胸怀,让媳妇感受到欢迎和接纳。
一上来就添堵,媳妇心里留下了疙瘩,日后怎么处?你先不拿媳妇当一家人,如何要求媳妇拿你当自家人?
读者小静,上个月新晋妈妈,添丁进口本是大喜事,婆婆却在家犯拧巴:“让我伺候月子可以,但不能这么主动去,她得来求我,我才去。”小静听后立即发飙:“以后都不用来了!”
这婆婆也够蠢的了。在这种时候,婆婆主动一点怎么了?还掉价吗?
我曾经说过,千万别伤害这个时期的女人,她会记恨一辈子。
在儿媳妇最需要关心的时候,你不露面不表示,落下的伤痛、留下的裂痕,以后都难弥补。还有很多婆婆,在孩子小、媳妇弱、需要她帮一把的时候,居功自大,动辄摆出“你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给你看孩子”那一套,各种要挟,各种刁难。
这就不能怨许多媳妇坦言以后不伺候婆婆,都是被伤透了。
婆媳之间,没有天然的情分和义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帮了我,在你有困难的时候我也愿倾囊相助。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免谈。
04
婆婆应该更接纳,那媳妇就应该更宽容。
很多女人,既想享受婆婆带来的现实好处,又不想接受附带的麻烦和束缚。一边拿婆婆洗衣做饭当保姆,一边嫌她唠唠叨叨没文化。
更搞笑的是,还总想着改造婆婆,改造不了就咒怨。婆婆来自过去,一个人的观念和习惯,根深蒂固五十年,凭什么到你这来参加劳改?
甘蔗没有两头甜。
我从来不管家中厨房什么样。婆婆把旧毛巾当抹布,水管之间系上塑料绳上搭下挂,各种塑料袋攒成一堆,我统统当没看见。
我深谙一个连厨房门都不进的人,没资格指手画脚。饭菜咸了淡了我从来不挑,想吃什么就提前说,馋急了就点外卖全家共享。
婆媳之间的情分,就是从“你对我好,我也念你的好”开始积攒的。
对婆婆,惯用句型应该是“不仅……还……”。婆婆不仅照顾孩子,还帮忙做饭;婆婆不仅做饭,还帮忙做家务。最忌讳用“虽然……但是……”。虽然婆婆帮忙带孩子,但是卫生习惯不好;虽然婆婆人心不坏,但是脾气不好。
看到了吗?一“但是”就完了。
05
其实说到底,夫妻感情,才是抵御一切歪风邪雨的利器。
你抱怨婆婆对你不好,说到底那是老公默许的;你愤恨搞不定婆婆,说白了那是没搞定你老公。
没有夫妻感情这个“定海神针”,婆婆媳妇谁放个屁都能让一个家分崩离析。但中国式的老公,除了极端的妈宝愚孝,剩下的基本都是“我妈就那样,我有什么办法”,然后自欺欺人,粉饰太平,得过且过睡大觉的直男。
这才逼得女人只好亲自上阵,处理婆媳问题。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没有血缘亲情,又没有亲密关系,婆媳很少有亲如母女这回事,大多靠等价交换积累情分。
婆婆少去教育媳妇怎么做子女,媳妇也不必指导婆婆怎么当长辈。
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就像银行存钱,你存一点,我也存一点,日积月累,利息滚动,共同属于我们的就越来越多。
你对我糟,很遗憾,我也无法对你好;你伤过我,即便我不恨你,但也不会原谅你。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