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唐朝有趣的历史人物 > 第29章 居住篇(第1页)

第29章 居住篇(第1页)

第29章居住篇

第九节住在大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很久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假如真的可以穿越》。那时候,是电视上穿越剧演得最火的时候,各种无厘头的想象,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轮番地上演。于是我也就脑洞大开,想到如果真的能穿越,那我一定要回到大唐去。

我想我回去以后一定是神一样的人物,上知五百年,下晓一千年,把个大唐的各路人马哄得团团转。穿越回去以后,我开了一个馆,馆名叫作“预知堂”,专门靠给人预卜未来发家致富。我的预知堂开在山上,大概是为了讨便宜吧,城里的房价太高我实在买不起。所以,杨玉环的老爸为了找我给他的女儿算一卦,可是差一点儿就跑断了腿——山路实在是太难走啦!

这篇文章写得很早,至少也是十年以前的事了。按时间来算,到今天预知堂应该也赚了不少的钱啦,要不要考虑一下,在唐朝最繁华的长安城里也买套房子呢?

那可就得好好关注一下唐朝的房产业了。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了解下?

小区管理不错,可以安心居住

真的从唐朝的大山里回到了城市,那可就有点儿刘姥姥进了大园的样子,一双眼睛根本不够用。到底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怎一个华了得!

热闹归热闹,长安城的规划倒是整整齐齐,一点儿也不乱,可不像咱们现代的城市,高架桥架得好像蜘蛛网似的,一不留神就能把给走迷糊了。唐朝的长安城,街道宽阔平整,好像棋盘似的,整个城被整整齐齐划分成了一百零八个“坊”。

那么啥是“坊”呢?简单地说,就是组成城市最基础的单位。仅长安,其他城市也一样,像洛阳有一百零三坊,苏州约在六十坊。有种说法是,“坊”多用于街巷的名称,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坊都是有围墙的,好像我们今天的小区一样,里面有好多的街巷纵横所以,从概念上讲,“坊”可远比“街巷”大得多了。

因为有了围墙,住在这样的“小区”里,治安倒是一流的。每“小区”只留东西南北四个门,还有巡逻小队不停地巡逻把守,那个小偷小摸的想要溜进“小区”偷东西,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安全倒是安全了,就是有一点,因为这小区的“保安”负责,为了“小区”居民的安全起见,太阳落山以前就把“小区”大门关上了。所以晚上可一定要早回来,不然你可能就要摊上大麻了。因为长安城有一项宵禁制度,就是大晚上的不许在街道上乱达,要是被巡逻的遇上了,会被当作坏人给抓起来的。

这样说起来,要是个喜欢过夜生活的人,大晚上的住在长安城,会不会被闷死呢?大可不必担心,虽然“小区”的门早早地就关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索然无味的夜晚就要来临了,恰恰相反,“小区”里却还是可以继续夜生活的。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在长安城买东西逛市场有规定的地方,就东西二市,但东西二市关门关得特别早,大概“小区”的大门还没关,东西二市倒先早早就收市了。那么,花好月圆的晚上,万一睡不着觉怎么办呢?

没有关系,唐朝“小区”里的配套设施早就为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知道你会在家里闷得慌,所以“小区”里面开的酒馆、饭店还有小商铺,并不至于让你晚上饿着肚子想买个烧饼都没地儿买去,所生活还是很方便的,夜晚也不至于太寂寞。

还犹豫什么呢?就在这“小区”里选套房子,过一过大唐城市民的生活吧。

买套什么样的房子,才适合你?

买什么样的房子呢?

当然是得先看你有多少钱才对吧?身上只揣了不到二十万,想在北京二环以内买房子,纵然那房子看起来再合适,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啊。

这指的是现在,如果回到了唐朝买房子,钱固然是个很重要的素,但身份其实更重要。翻开法律看一看,《唐六典》里面有这样一条规定:“良口三人以下给一亩,三口加一亩;贱口五人给一亩,口加一亩。”

这里面讲的是唐朝均田制里的一条按人的等级分地的法律,要想了解这条法律说的是什么,就得先搞清楚唐朝对“人”的划分。

虽说都是人,但在唐朝,却有贵人、良人与贱人之分。所谓的贵人,自然是唐王朝的贵族官僚;良人,也就是良口,这一阶层的人虽然没有贵族的身份高贵,但他们有房有地有家产,也拥有人身自由,就好像现代社会中的你我他一样,没权没势,但却独立自主;贱民也就是贱口,相对于良民就要低一等了,他们基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而且连自身最起码的保障都没有,有的是因为犯罪被没入公的,有的是隶属于公家的一些低等的工匠或乐工,也有的是一些长期依附于私人地主的奴婢随从。

在唐朝,你纵然再有钱,但法律也只允许你购置与你身份相配的田地。比方说如果你们家是良口,那每三口之家就可以分一亩,如果再加三口,变成了六口之家,那就再加一亩;贱口就不一样了,贱口每五人才能分一亩,要想再加一亩,就得再加五口人。

所以,唐朝是个很讲阶级身份的时代。不光置地,住房也是一样的,你是什么身份的人,就配拥有什么样的房子,那都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比如,“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六品七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这些明确规定了什么样身份的主人,可以拥有什么样规格的住房。不过话说回来,法律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暗箱操作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古今中外,这条不变的定律是人人都懂的。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唐朝,如果你的钱真是找对了那个能推磨的鬼,甭管你是哪个阶层的人,估计想要套大house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等等,我这话说得有些不严谨,唐朝还没有大house的概念,那个时候不管是贵族官宦,还是平头百姓,他们的房子结构,还都是中国传统的中柚式建筑。啥叫中柚式建筑呢?你一定得记住,这是中国最标准的建筑风格,以一条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建筑就叫作中轴式建筑风格,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四合院。

现在房屋中介推荐给我的,就是这样的一套中轴式建筑。

进门一个大大的照壁,据说这个能辟邪,竖在门口大鬼小鬼的就都进不来了。

大门两侧有两间房,中介说:“如果有人来拜访府上,可以在这儿稍作休息,或者您也可以让他们在这儿过夜。”他这一说我就明白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客房呀。不不不,在唐朝那会儿,这样处在大门两侧的屋子,还叫作客馆或门馆,虽然实际上可能和客房差不多。

院子真是不小呀,绿树成荫,倒是十分幽静。一座气派十足的中式建筑立于院中,红砖绿瓦,飞檐斗角,玲珑有致,这是中堂。院子的两边对称着还有建筑,叫作廊屋,可以一直连接到中堂。中介介绍说:“如果府上要举行什么重大的活动,就可以在中堂接待宾客,这里地方够宽敞。”他说得不错,这间中堂面积可真是够宽敞,我住在山上快十年了,都没有见过这么宽敞的屋子。我这么一说,中介就笑了,他说这才多大点儿呀,耗子拉铁锹,大头在后面。果然,穿过中堂,后面有个小门,过了小门,后面又是和前面一样的廊屋与中堂。中介说,这叫作“进”,一个小院,就是一“进”房,他推荐给我的这套住宅,一进套着一进,外带几个跨院和一个后花园。

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红楼梦》里的荣国府,我一个靠预知堂发家致富的小买卖人,怎么可能买得起这么大的房子?

中介一听,脸儿立马就变了,心说原来就是个小老百姓呀。中介立刻拿起公文包,翻出一个记事本,扒拉到最后一页,指着上面的行字说:“你看,你也只能买这个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