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消失
安平观内茶烟如雾。听到他说的大喜事,再联想到他之前的那句预言诗,我隐隐猜到了大概。虽然现在不能确定有几成可信,但心里还是涌上来别样的喜悦。
我母亲生前最大的执念就是生子。若我再生下一个孩子,母亲在天上有知,定是十分高兴。另则,圣朝皇嗣稀薄,成筠河膝下寂寥,不少别有用心的人以此大做文章,说太祖有子十二人,先帝有子七人,偏生到了当今圣上,只得一个皇子。这是否预示着圣朝国运渐呈衰微、天命不佑。若我能得皇子,可堵悠悠之口。正思量着,听见神医说:“有一事,还需叮嘱娘娘。”
“先生请讲。”
“贵朝皇子,取名皆从火字,但娘娘的这个孩子,不可取火字边。”
“为何?”我问道。
皇子的名字不是随意取的,是有讲究的。昔年,太祖皇帝浴血奋战,取得天下,登基后给下一代的名字里便都带了“金”字边,意为金戈铁马。先帝名为“成铎”,其长兄名“成锵”。到先帝登基时,太常卜得一卦,“本朝将兴于水”,于是先帝给皇子们的名字中都带了水。筠源,筠江,筠淞,筠涛,筠河,筠涵。大章三十七年腊月,峪王妃为先帝生下皇长孙,因当时皇长孙的出生带来“喜雨”,灭了直隶的大火,先帝便为他取了带火字边的名字:炽。有了这个先例,这一代后面的孩子便都从了火字边。
神医说道:“水渡苍生。娘娘本姓水,圣上的名字中亦带了水,届时,皇子的名字便以水为边吧。”
我想了想,笑道:“也可。《荀子·王制》中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若得孩儿,便听先生的话,取水字。”
神医放心地笑了笑。
第二日,他便突然从宫中消失了。
把守宫门的侍卫并未看到他走出宫门,他却就这么离奇地从宫中失踪了。
是日,我在尚书房刚跟吏部的官员们商议完修整律典的事宜,就看见云归走了进来。她向我回禀了神医的事,我叹了一声:“高人果真是古怪的。”云归默不作声。
我又问道:“安平观里,先生可有留下什么字条之类?”“奴婢已细细查看过了,安平观内一切如初,神医什么都没带走,亦什么都没留下。”云归说道。
我摆摆手:“罢。告诉侍卫们,不必找了。神医想出现,自己就会来。不想出现,找也没用。”“是”云归说着,给我倒了盏贡眉。
沈昼恰好来了。云归连忙将茶盏递给我,恰到好处地退下。
“娘娘,微臣找到赵志常了。”
“哦?”我让沈昼寻赵志常不是一日两日了,可就是找不到。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的果报,赵志常的仕途很是不顺。自五年前被官府革职,除了功名,就搬离了从前的住处,没了消息。
“赵志常自甘堕落,做了商贾。微臣从前想着,他好歹是读书人出身,再怎么样,回乡耕读也罢,教书育人也好,总不至于为商为盗。便是这个念头误了寻人。前些日子,微臣无意间经过码头,竟听到有人唤这个名字。开始以为是同名同姓,带回百般拷问,才知就是那人。他此次走运河贩卖货物到上京来。”
“可问出水月的消息吗?”
沈昼低头:“微臣对他上了刑,他招了,他当年是将水月卖了。”
“卖了?卖到了何处?”
他是我父亲的门生,我父亲对他有过大恩,他却在水府危难之时卖掉了我父亲的幼女。
“卖给了禹杭城的富户段老爷的五姨娘。段老爷妻妾甚多,这五姨娘正当宠,却不生养,让家丁买个孩子招弟。”
苏杭一带是有这么个习俗,不生养的富家女眷,买个孩子冲冲喜,渴望以此引来送子娘娘的垂青。这个做法叫“招弟”,也叫“引弟”。
“如此说来,真的月儿,便是在段家了?”
沈昼看着我一脸的希望,面色凝重:“段府宅斗汹涌,没过多久五姨娘失了势,大太太向来看她不顺眼,便命一个老仆妇将五姨娘的养女溺死了……”
一听“溺死”二字,我的心里似乎有利刃划过。
沈昼忙说道:“娘娘节哀。赵志常那人贪生怕死,微臣估摸着他说的是实话。这样看来,那平西王府里的月郡主是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