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老百姓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断磕头道:“贱民以土地为生,奈何土地被平西王府夺去盖了私家庄园,没了活路……”老百姓的泪水灼伤了成筠河的心。他怒道:“圣朝岂能有此等奸佞,令百姓凄苦至此!”
我说道:“臣妾在生冀公主之前,偶听宋垚大人提及圈地一事,但因没有证据,便不了了之。”
成筠河似想起了什么:“宋垚?不就是前段时日常正则告发他贪贿的阁老?如此一来,便很明白了。必是宋垚查平西王府圈地一事,常正则先下手为强,将他诬陷进了天牢。”
我不吭声。
成筠河一路上沉着脸。去皇陵给先帝上完香,便匆匆回了宫。
当晚,董太妃捧着一壶茶叩我的门。
“合贵妃,有个人想见你。”
“谁?”
我注意到她身后站着的一个老内侍,很是眼生。
“平西王府的人。”
我警惕起来:“常正则的人?”
这时,老内侍开口了:“贵妃娘娘难道以为平西王府只常正则一人吗?”
我听此话大有深意,便请他们进来说话。
原来,平西老王爷生前有个侧妃,很是受宠,生了个儿子,便是平西王府的三少爷常灵则。平西王妃颇有手段,整死了那个侧妃,对三少爷亦是百般打压。每每以“庶子”的名头羞辱他,到了年龄,也不给他谋个好差事,放任他闲置府中。
老内侍说:“我们三少爷早闻娘娘大名,愿死生效劳。”
“如何效劳?”
“娘娘您想想,常家祖宗可是沐雨阁上的开国六功臣之一。太祖爷金口玉言,圣朝不灭,香火不休。若朝廷将常家打入地狱,坊间百姓会怎么想,后世会怎么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圣朝就是如此待功臣之后?当今圣上不是以仁义著称吗?何况,娘娘,您想想,您几起几落是为什么?您虽绝顶聪明,却无根无基啊……”
说到这里,他跪在地上:“常正则死不足惜。若娘娘肯扶持三少爷承袭平西王爵,三少爷愿肝脑涂地!”
我冷哼一声:“当初常正则也是这般承诺本宫。后来如何?本宫无法再信任你们常家。”
这时,老内侍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匣子,匣子中装着一张血书和一缕头发。这个常灵则大约早预料到我不信,便做到了极致。我仍是犹豫着。
老内侍又说:“愿将水月姑娘接入王府,改贵籍,以郡主之礼待之。”
他们是做足了功夫,连我的软肋都知道了。
“你们确定找到了水月?”
“是。”
我心中一阵激**。
“她在何处?”
“便是红尘酒馆掌柜的养女。”
原来真的是月儿。我是多么想让月儿过得好啊。我虽已更名换姓“陆芯儿”,但我从未忘记自己是水家的姑娘,从未忘记我的妹妹月儿。
“你下去吧。这事本宫自会思量。”
翌日,金銮殿上。左谏议大夫跪地弹劾常正则,一众朝臣附和,罗列其罪状二十多条,条条证据确凿。关在牢里的宋垚被当作证人带了出来,万孔方的证词此时也用上了。
成筠河经过昨日一事,对常正则恨上心头,今见他竟然如此多的罪证,越发火上添油,立即下令斩杀常正则。
常正则张口替自己辩驳,成筠河却是一句都不肯听了。
就地斩杀,是正确的决定,亦是左谏议大夫等人百般暗示的结果。
常正则毕竟手握兵权,不能给他喘息的机会。否则会留下祸患。在他毫无防备的时候杀了他,是最明智的。
“怪不得天降陨石,原来是提醒孤,朝有大奸之人。”
常攸宁在清宁馆得到这个消息,当场昏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