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她死在qq上剧情 > 这里是古北口(第5页)

这里是古北口(第5页)

这些小孩子大约都是七、八岁,穿着脏兮兮看不出颜色的运动服,在烽火台爬上爬下,玩的不亦乐乎。他们发现大张和小张朝他们走过来,忽然都安静下来,整个烽火台像是没人一样,静悄悄的。

大张摸了摸口袋,摸出一块饼干,带着笑脸晃了晃,想把他们叫出来,可小孩子们都不肯出来。这也难怪,改革开放都三十年了,早过了一块糖能唬走一群小孩子的时代了。

大张悻悻地把饼干收回去。小张从怀里掏出一本漫画书,这次倒是吸引了好几个孩子的注意。可他们也只是从烽火台中探出半个身子,不肯继续靠近。小张走过去,把漫画书递给他们,几个小脑袋凑到一起,一边翻阅一边嘀嘀咕咕的。

大张耐着性子等他们看完漫画还给小张,走过去问道:“你们知道怎么走出去吗?去那个地方。”说完大张指了指远处那栋建筑。

“哈哈哈哈,你们永远也到不了那里。”小孩子们一齐笑起来,笑声天真,但称不上无邪。笑声在空****的烽火台里回**。

“为什么?看起来不是很近吗?”大张一楞。小孩子没有回答,继续笑,好像这是一件很非常可笑的事。等到他们笑够了,其中一个孩子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很长哦。”

“什么很长?”

“当然是长城……”小孩子还没说出最后一个字,被旁边的同伴打了一拳,连忙闭上嘴。这群孩子,再也不肯跟她们讲话了。

大张小张没奈何,只得穿过烽火台,继续朝前走去。她们走出去大约一百多步远,大张一拍脑袋:“哎,应该问问他们,从这里怎么下长城。”她连忙折返回去,却发现整个烽火台已经空无一人。长城两侧离地面都很高,她实在想不通那些小孩子都怎么下去的。

大张有农村生活经验,知道小孩子和大人的视角完全不一样。他们往往能在成人眼中的绝境发现奇路,在枯燥乏味的地方发现乐趣。这附近,应该存在着一条可以让小孩子们钻出去的通道。

大张忽然想到,会不会在这附近,也有一条和石蛇通道差不多的通道。小孩子们如果弓起身子爬行的话,勉强可以顺着通道钻出去。她转了几圈,没发现什么痕迹。也许是被刻意藏匿起来了。

这些思考对她们的困境没有帮助,于是大张很快又折返到前方,跟小张一起继续朝前走去。小张听大张说完,一点也不惊讶。她说那些孩子的面相很奇怪,表情很模糊,跟我们是没有缘分的。大张仔细回想一下,确实如此,她已经完全不记得任何一个孩子的长相了。

她们在沉默中又前进了半个小时,停住了脚步。这次总算出现了一个喜出望外的好消息,在长城一侧出现了一个小豁口,豁口上还搭着一条木梯。这木梯是用几根圆木和木板简单地用藤条缠在一起,看起来很不牢靠。

这架木梯来的突兀,不过大张小张已经顾不得许多了,能离开长城就是胜利。小张先下去,大张在城头帮她扶着梯头。小张小心翼翼地扶住木梯,挪动身体,尽量让整个身子都靠在城墙上,以免跟着梯子倒下去。她花了大约五分钟时间,总算有惊无险地踏到了地面。

然后小张扶住梯尾,大张颤颤巍巍地也往下爬。两个人好不容易都落到地面了,却发现周围被一圈灌木丛拦住了。这圈灌木丛生得很高,而且参差不起,粗大的枝条张牙舞爪,恰好把木梯附近的空间围住,不留一点空隙。

大张小张十分诧异。按道理,木梯在这里,那么下面应该会有一条小路才对。可看这灌木丛的架势,枝条之间密不透风,看来已经生长了很久,像蜘蛛网一样把木梯附近围了一个严实,看不出半点有路的痕迹。那么到底是是先有的灌木丛,后放的梯子;还是先放的梯子,再长出的灌木丛?

大张看看天色,这些疑问已经无暇思考。她和小张用手和水果刀拨开灌木丛,忍着被尖刺扎身的痛苦,咬着牙往外穿过去。在付出五处衣服被撕出口子的代价以后,她们总算冲了出去。

在他们面前,是一片黑压压的树林,树木之间稀疏不均,地面上的落叶很厚,一看就是天然林带,而且很多年没人踏足了。

现在最麻烦的是,这里天空被树林遮蔽,无法判别方向。原来在长城上,至少还能看到远处那栋黑乎乎的建筑,现在两眼一抹黑,只能凭直觉走了。

大张回想了一下刚才城墙上看到的建筑方向,又估算了一下自己的位置,甚至还请出了小张的直觉,最终选定了一个方向。两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已经腐烂的树叶,慢慢挪动着。

走着走着,小张忽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张问她怎么了,小张拖着哭腔说:“走不动了。”这也难怪,从早上开始,她们已经连续在山里步行了快十个小时,对普通上班族的身体素质来说,已经接近极限。大张这时候也快不行了,可她知道,一旦停下来,就再也走不动了。在这一片未知的林子里过夜,实在太过危险。

小张听到这话,恢复了一点力气,挣扎着爬起来。她手往地上一撑,却一下子撑空了,整个人一歪斜差点摔倒。这里腐叶很厚,底下的地面凹凸不平。大张过去想要把她搀起来,脚下也突然一绊,噗通趴在地上。

大张呲牙咧嘴想爬起来,小叶的表情却很古怪,她神神叨叨地盯着地面,突然俯下身子去,飞快地拨开叶子。很快两个人惊愕地发现,在下面潜藏着的,是一条和石蛇通道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比刚才保存的相对完整,上头的盖子和两侧墙壁都还在,躯干深藏在树叶底层,不知通往何方。

这时候两个人意见产生了分歧,小张对这个古怪的遗迹表示很不安,希望尽量它离远点。而大张则认为,在这么一片林子里,根本无法分辨方向,最好沿着这条通道走,当个坐标。最后大张的意见占了上风,因为小张实在没什么力气继续争论了。

大张把最后一瓶运动饮料拿出来,让小张喝了几口。然后她找了几节掉落的枯枝,用头绳扎在一起,做成一把简易的扫帚,在前头挥舞着扫开腐叶,露出通道背脊。两个人就盯着这条灰黑色的背脊,缓缓地朝前移动着。小张说,她之所以觉得不安,是因为这条石道在腐叶里若隐若现,很像是一条伺机出没的巨蟒。大张气喘吁吁地挥着扫帚,说你别瞎想了,省点力气在腿上吧。

天色慢慢地暗了下来,她们头顶的阳光已从灿烂变成醇红,日照角度也慢慢倾斜,山风悄然吹起,这一切都预示着,夜晚将在很短的时间内降临。石蛇通道一直没有断过,它长长的身体隐伏在山林里,盘转穿梭。两个小姑娘已经放弃了自己辨认方向,任由它带着前进。这条通道,已经从一个向导变成了一个图腾,跟随着它是她们唯一可以让心灵稍微放松的选择。

小张说如果这次能够活着回家,她一定把那套塔罗牌烧了,改供石蛇大神。大张在前头扫叶子扫的手臂都酸了,气呼呼地说你干脆把这把扫帚带回家去拜得了。

就在她们恍恍惚惚觉得这条路似乎永远也走不完的时候,石蛇却在一处开阔地戛然而止。她们抬头一看,前面是一堵高墙。不是长城那种高墙,而是用红砖与水泥构成的现代墙垒,高约两米五左右,墙头还拉着密密麻麻的电网。而那条石蛇通道一头扎进墙里,跟高墙联为一体。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围墙,都激动坏了,互相拥抱着流泪。虽然不知道这围墙跟那栋建筑有什么关联,但终于离开长城蛮荒之地,回到现代文明的怀抱了。

原来这堵围墙,并没有任何出入口。它的左右是两座山崖,之间间隔大约二十米,而这堵墙正是为了把这个山口堵住而修建的,是一堵死墙。墙上唯一的入口,恐怕只有那条诡秘的石蛇通道而已。

“咱们无论如何也得翻进去,否则就得在山里过夜了。”大张看看天色。小张嘟囔道:“可是我总觉得墙的那边,会有古怪。”

“眼见为实!”

大张是个有行动力的人,也不相信怪力乱神。她就地把扫帚拆散,头尾相接,接成一个大长杆,然后从树坑里捉了一只肚皮滚圆的大蚱蜢,用草串起来挂在杆头。她挑着杆子,慢慢地把蚱蜢送到墙头电网。蚱蜢与电网接触以后,没有发出任何耀眼光芒或噼啪声,几条腿仍在有力地弹动着,这让大张松了口气。

“电网没电,咱们可以爬过去。”

“怎么爬?”小张有气无力地问。

大张从背包里翻出一团尼龙绳子,这还是她临出发前随手带的,本来是想拿来捆行李。尼龙绳不是很粗,但现在可不是挑拣的时候。大张把绳子一头挽成圈套,套到了电网之上,拽拽强度,然后把另外一头交给小张。她先用双肩把小张扛起来,让她拽着绳子往上爬去。

两个人参加过公司组织的拓展训练,做翻墙时候还是同一组的,这种配合还算熟练。很快小张就攀上了墙头,把绳子扔下来,大张脚踩墙面,双手交替攀登,在臂力虚脱之前勉强也爬了上去。

她们骑在墙头朝里头看去,发现里面的设施有些平淡无奇。一条不算窄的水泥小路,两侧种着松树。紧靠墙壁有一间草绿色的平房,如果石蛇通道还有延伸,位置就在这屋子里。不过最让她们激动的,是平房大门上画着一个五角星,里面还写着“八一”二字。看来,这里是一处军事设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