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谓怕或不怕。
李贞是将门之女,与姜妤的大哥青梅竹马。
后来李贞嫁入姜家后,就放下了刀枪,从此洗手作羹汤。
夫妻俩感情还不错,李贞对姜妤也是长嫂如母,十分体贴。
可如今她看姜妤犹如陌生人。
或者说,她看姜家的一切都充满敌意。
姜妤暗自对裴宵摇了摇头,将裴宵扯开了。
刚回娘家,实在没必要为这些事起冲突。
李贞也没打算跟他们寒暄,先行步入客厅,甚至走在了孟言卿和姜国公的前面。
岁岁也跟了上去,抱了张狐毛毯子给李贞,“娘亲体寒,用这个保暖吧。”
李贞随着众人入了席,并未理会岁岁。
岁岁瘪了瘪嘴,将毯子搭在李贞腿上,顶着通红的小脸眉眼弯弯,“娘亲,这是岁岁用压岁钱给娘亲买的生辰礼,娘亲喜欢吗?”
“你要是不用膳,就滚一边去。”李贞终于淡淡开口。
客厅里的气氛更冷了。
岁岁垂着头,想哭又不敢哭。
姜妤瞧她那小可怜样,赶紧坐到了李贞身边,抱起岁岁,“你跟小姑姑坐,小姑姑给你夹鱼吃,好不好?”
“好了好了,人都到齐了,用膳吧!”
此时,姜妤的娘亲沈氏招呼丫鬟们上菜。
人来来往往,屋子里的气氛才缓和下来。
姜国公指着孟言卿旁边的位置,招呼裴宵坐下,“姑爷坐这边吧,我们几个男人坐一起喝喝酒才好,刚好言卿一年都没来看我了,你帮我陪陪。”
姜国公这话,分明是说孟言卿年年来探望。
他这个外人,可比裴宵一个女婿都来得勤便呢。
怪不得连岁岁都跟他很熟……
沈氏瞧着气氛不对,朝姜国公甩了个眼刀子。
这屋子里上上下下就七个人,八百个心眼子,偏偏姜国公一个都占。
哪壶不开提哪壶。
姜国公却浑然不觉,招了招手,“宵儿也坐啊,别客气,当自己家一样。”
“……”
裴宵有些闷,转而去了对面,坐到了姜妤身边,“小婿跟妤儿坐,帮她挑鱼刺。”
今日席面上的主菜正是一道清汤火锅鱼。
火锅袅袅生烟,挡住互不待见的人,正是沈氏的心意。
沈氏是个聪明人,知道裴宵和孟言卿狭路相逢不是好事,只求这顿饭能安静吃完,这些人从哪来往哪去,别在国公府惹事才好!
沈氏心里默默祈祷。
姜国公则热情地满饮一杯,“王爷既然来姑苏了,就多住一段时间吧,就住我府上,热闹!”
“……”
沈氏暗自掐了掐姜国公的手臂,“你少喝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