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完之后,两行热泪滚烫而出,竟已是泪流满面。
周围众人,没有人笑他失态,而是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然后齐声道恭喜。
第一百一十三的名次,几乎属于吊车尾的了,但中了就是中了。
只要中了,就是好的。
常言道“银进士,金举人”,这称得上真正的鱼跃龙门。
那陈和恩团团抱拳,以表感谢,自有家人随从去迎接报喜人,给予大笔赏钱,然后请到边上凉棚歇息,吃茶。
帷幕揭开,后面每隔一阵,便有报喜人飞马而至,高声诵名。
中举的名次也水涨船高,从百名开外,很快进入到几十名内。
其实乡试排名并没有实质价值,这一点不同最终的殿试,殿试分三甲,是真分了档次。
而乡试百名之外和前面的几十名,基本都一样的待遇。
然而不管什么人事,只要定了名次,那名次之争就不可避免,谁都希望自己能名列前茅,特别是第一名。
说出来的份量都是不同。
比起名次,族长陈寿齐他们更在意的是中举的人数。
这些年来,整个宗族青黄不接的势头已经凸显,不止进士,举子的数量更是锐减,长期以往,不是办法。
就看今届能否扭转颓势了。
大概一个时辰后,第六个报喜人终于出现。
这次中举的是出身大房的陈学文,乃是陈学杰的堂大哥,接连落榜多届后,他也得以考中,名列第十二。
这个名次可不算低的。
同时意味着,本次的捷报差不多要到头了。
计算一下,已有六人中举,从数量上大大超过了上届。
一众族老纷纷露出轻松的笑容,并好整以暇地喝起了茶。
只有陈寿年例外。
谁都看得出来,他不过在强颜欢笑。
陈寿年不是输不起的人,然而当失败真正来临,那种难言的苦涩,以及莫可名状的酸楚,开始弥漫心间,始终挥之不去。
与之交好的第五房家主陈寿义正挨在边上,见状过来,拍了拍肩膀:“老六,这一次咱们同病相怜,我这边去考的十二人,却也一个没中。”
陈寿年挤出些笑容:“我家可不能与你家比,你家那几个正值青春年少,来日方长。”
陈寿义瞥了一眼那边依然在闭目养神的陈晋,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得得得!
此刻竟又有喜报到。
还有?
众人无不精神一振,就连老成持重的族老们都不约而同地往前倾斜了身子,纷纷竖起耳朵来听:
“恭贺陈府少老爷学诚乙丑科高州郡乡试中式第五名……”
报喜人专门练就的嗓子,声音洪亮,咬字清晰,传得清清楚楚。
刚刚又心生希望的陈寿年听到名字后,不禁黯然叹息,但很快调整好心态,站立起身,拱手对陈寿义道:“五哥,恭喜你家麒麟儿高中,从此以后,前程似锦,青云直上。”
陈学诚,正是陈寿义的嫡孙,今年刚及冠。
这般年纪中举,风头直追天骄陈学杰,只不过一个是第五名,一个是头名解元。
在名次上稍逊一筹而已。
“恭喜五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