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古董局中局4有声书 > 第三章 故宫博物院藏清明上河图是赝品02(第5页)

第三章 故宫博物院藏清明上河图是赝品02(第5页)

我望着窗外,低声喃喃说道,仿佛等着他们给我鼓励或者关怀,哪怕一点点暗示也好,窗外却始终寂静无声。我自嘲地笑了笑,收起不切实际的希冀,起身把稿纸订好搁到抽屉里,这才上床。

我枕着海绵枕头,看着天花板,四肢疲惫不堪,精神却无比亢奋。辗转反侧了大半宿,我迷迷糊糊就是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老朝奉和我们许家的事。一会儿是我的一家人互相搀扶着渐行渐远,一会儿是明堂大火,我爷爷许一城和一个面容陌生的男子殊死搏斗。忽然老朝奉从天而降,哈哈大笑说我早识破了你的伎俩,惊得我一下子从**坐起来,浑身都被汗水溻透。

这会儿大概是凌晨三点多,我醒了才发觉浑身滚烫滚烫的,喉咙疼得厉害,肠胃**,床单竟然被汗水洇出一个人形。我又好气,又好笑,在成济村我又是钻墓土又是跳河,一点事没有;回到北京只去了一趟图书馆的院子,喝了他半杯橘子水,居然就病了。

眼看就差临门一脚了,在这个节骨眼可不能倒下。我赶紧挣扎着爬起来,找了几片胃药吞下去,然后从柜子里翻出一床棉被,打算用土法治疗——捂汗!然后我打开电视机,想转移一下注意力。可是大半夜的一个台都没有,我把电视一关,正准备重新上床,忽然之间,听到四悔斋外传来“哐当”一声。

我强忍着身体不适推门出去,四周漆黑一片,似乎没人。我再往外走了几步,脚下“哗啦”一声踢到什么东西,低头一看,不禁哑然失笑。

脚边倒着的是一件卧虎陶器,形状跟肥猫差不多大小,背上有提梁,脖子昂起,虎嘴张成一个上翘的圆口,里头是空的。这东西在古董玩家口里叫虎子,给男人晚上撒尿用的,虎通壶,说白了就是夜壶。这玩意儿是民国货,值不了多少钱。但这大半夜的,谁吃饱了撑的在我家门口扔个夜壶?叫人起夜也没这么奢侈的法子吧?我蹲下去把虎子拎起来晃了晃,里头没水,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扔在我家门口,好似是天外来物。

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谁会干这样的事,只好把它扔到旁边,转身回屋。刚一拉开门,我觉得后背突地一阵发麻,几条肌肉抽筋似的猛跳了几下。我惊得急忙回头,周围夜幕中却没有半分动静,只有那虎子张着大嘴望着我,喉咙深不可测。冷风一吹,我稍微恢复了点清明,陡然想到从前的一个老说法。

虎子这东西,切不可当门而放。夜虎当门,必要伤人,这是大不吉利。旧时候想恶心人,常把装满了人尿的虎子摆别人家门前,主人早上开门一脚踏翻,容易惹来一身腥臊。所以有句歇后语,叫夜虎子当门——惹不起,指的是不要出门惹事。如今夜壶早成了文物了,这些说法渐渐被人遗忘。不知是谁对我有这么深的仇恨,居然舍出一件古董,大半夜地干出这种古朴的流氓事。我望着远处的黑暗,脑子烧得实在难受,也顾不得多想,随手把虎子挪进屋里扔在墙角,然后回后屋继续睡去。

可是,这一夜,我再也没睡好过。到了第二天早上,病情更严重了,几乎起不来床。我强拖病体给骆统打了个电话,说明自己情况。骆统倒是挺客气,安慰了几句,说派人上门来取。过了一个多小时,一个小姑娘过来,说是《首都晚报》的编辑,还带了点水果和营养品,给我削好了苹果,冲好了麦乳精。小姑娘挺漂亮,可惜我病体欠安,没兴趣调笑,直接把材料交给她。小姑娘问我要不要去医院,我心想一入医院深似海,大事未定,先不要擅自离开的好,回绝了她的好意。到了下午,骆统打回电话来,说材料看了,非常不错,快的话明天就能见报,到时候会约我做深度跟踪报道。

没过一会儿,钟爱华也打了个电话过来。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已经跟警方都协调好了。就在今天,警方会有一个针对成济村的解救行动,钟爱华会跟过去。只要素姐一脱困,揭露成济村黑幕的大专题立刻就会刊登出来。

一想到这家伙即将走投无路,我心中就一阵舒坦,就连身体的病情,感觉都轻了几分。我忽然有种倾诉的欲望,想给烟烟拨个电话,可惜没人接;我又想到方震,但一想到他那张板正的脸,还是算了;我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居然找不到可以分享喜悦的人。

于是这一整天,我安静地躺在**,孤独地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就像是一位等待着电影大结局的观众。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让我亲手把老朝奉揪出来,哪怕是马上病死,也值得了。

又是一夜不眠。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睁开眼睛,看到窗外明亮的阳光,心想正日子可算到了。我挣扎着想起来去买张报纸,可浑身软绵绵的动弹不了,头晕得更厉害了。我勉强支起身体,喝了一大口凉开水,往嘴里塞了几块饼干,突觉腹中一阵翻腾,哇的一声,全吐在地上了。

我心里这个气呀,头三十年我连感冒都没得过,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说我怎么突然就想起得病了呢?我半扶着床头,咽了咽唾沫,残留的胃液烧灼着食道,烧得我异常难受。这时外头一个人敲了敲门,我不用歪头去看,光听那长短划一的敲门声就知道谁来了。我晃晃悠悠下了床,把门闩拿开,一推门,门口果然站着方震。

“许愿。”方震的声音难得透出一丝急切。我应了一句:“啥事?”他见我面色不对,眉头一皱。先用手探了探我额头,然后抬起我胳膊架到他脖子上,朝外走去。我问他去哪儿,方震像看一个白痴似的望着我:“医院。”我连忙摆摆手:“我没事,你把我放开。”可我只是这么轻轻一挣,眼前一下子闪过无数金黄色小点,脑袋一晃,朝地板上栽过去……

等到我再度睁开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吊瓶架子,连着我的手臂,一截塑料管在滴着不知什么**。四周有一股消毒水味扑鼻而来。我抬起脖子,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单间病房里,身上还穿着蓝条纹的病号服。

在床头不远的地方有一把简易塑料椅子,方震坐在椅子上,双手抚住膝盖,身体挺得笔直。他看到我醒了,起身按动呼叫器。一个小护士抱着病历板进来,查看了一下我的情况,写了几笔,转身出去了。

“我这是在哪?”我问。

301医院的单间病房?我这也算是享受高干待遇了。我又问:“我这是什么病?”

“肠胃炎,还有愚蠢。”方震面无表情地露出毒牙。

我转动脑袋,想看看现在是几点钟了,可病房里没有钟表。我正欲开口询问,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似乎有争吵的声音。方震推门走出去,外面的喧闹声小了点。很快门被再度推开,郑教授和刘局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我看到,门外好像还站着十来个五脉的人,个个面露怒容,摆出一副若没有方震挡在那里就要冲进来的样子。

刘局把门随手关上,神色凝重。郑教授连我的病情都没问,几步走到床边,手里抖着一张报纸:“小许,这是你写的?”

我拿过报纸一看,是今天的《首都晚报》。骆统果然言而有信,全文刊发了我写的材料,还配了许多背景资料,就是新闻标题起得很抓人眼球:《佛头奇才再破奇案,故宫名画实为赝品》。我原文只是说有疑问,他们直接就认定是赝品了,大概这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吧?

“是我写的。”我把报纸放下,心情变得好起来。这一箭总算发出去了,以《首都晚报》的销量,至少得有几百万人读到这篇东西。

郑教授看我神色流露出得瑟,不由得大为恼怒,声调都变了:“这就是你探听《清明上河图》的目的?”

“没错。”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自作主张!”郑教授吼了起来。他双腮的肌肉在抖动,显然是气坏了。

我勇敢地把视线迎上去:“我本来不想自作主张,可学会忙着转型,根本顾不上这些琐事。我想为自己家人报仇,只好自力更生——”说到这里,我似乎想明白了什么,露出一个古怪笑容,“我明白了,老朝奉一直隐藏在五脉里,你们怕事情曝光以后对五脉名声有损,所以投鼠忌器,对吧?”

没错,一定是这样!难怪刘家从一开始就千方百计阻挠我去深入调查,老朝奉与五脉纠葛太深,把他拔出来,五脉少不得也要元气大伤。为了“大局为重”,他们自然不希望我把老朝奉抓出来。

只是他们没料到我会自作主张。哼,这次真是做对了!

郑教授见我居然还顶嘴,痛心疾首地拍着床边:“你知不知道,你这次胡闹,闯了多大的祸!”我被他左一句“自作主张”,右一句“胡闹”说火了,忍不住回了一句:“我只是履行一个鉴宝人的职责,这有什么不对?”

郑教授勃然大怒:“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自以为是!你觉得自己书画的鉴定水平比那十几位大师都高?道听途说点野狐禅,你就打算成佛了?”

“那两个疑点都是客观存在的,我自然有权质疑。去伪存真,难道不是咱们五脉的精神?”我脖子一梗,眼睛瞪得溜圆。

我内心的愤懑再也无法抑制,挺直了身子大吼道:“我家里人都被老朝奉害得死光了!你让我去找谁商量?”声音在房间里炸裂。我心神激**,情绪起伏,许家被老朝奉害得家破人亡,他们置若罔闻,现在反倒自称是家里人了,没这个道理!

郑教授被我这句话给震慑住了,他后退了两步,扶着床沿叹息道:“唉,我真后悔,我应该早点查出五脉中是谁参加了鉴定组。你如果早早知道,就不会做这样的蠢事了。”

“您知道是谁了?”我一听,连忙追问道。

郑教授朝门外看了一眼:“1951年参与《清明上河图》鉴定的五脉中人,只有一个人。这个人你不但认识,而且对你有大恩——他是刘一鸣刘老爷子。”

一听这名字,我浑身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整个人呆在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