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下一站江湖皇城主线 > 算计之心(第2页)

算计之心(第2页)

浊彦大监伸手接过,扫了一眼,瞳孔猛地一缩,但他很快恢复平静,待看完信件内容后,意味深长道:“是个好消息。”

老人也在此刻点点头:“既然是好消息,自当与几位王爷共享。”

“陛下那边……”浊彦大监沉吟道:“也该知晓。”

“这位手握重兵的结义兄弟,可是陛下的一块心病。”老人站起身,手中微微用力,将那信纸化为齑粉。

浊彦大监也随之起身,语气淡然:“那就帮陛下去掉这块心病。”他往前几步,准备推门而出时,又回头道:“唐门和陆尚书,首尊还需尽早筹谋。”

“不劳大监费心。”老人面色沉静,做了个请的手势。

浊彦大监耸耸肩,摸着手中的玛瑙戒指离去了。

望着那逐渐远去的紫色身影,老人踏出房门,对候在门外的黑衣人低声耳语几句。

“是!”黑衣人领命而去。

老人独自立在庭院中,仰头望向四周高耸的宫墙。夕阳余晖穿过飞檐,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缓缓抬手,遮住刺目的日光,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这天下,是该乱一乱了。”

与此同时,玉京城另一处恢弘豪华的宅院之中。

一只灰羽雀鹰飞进府内书房,淡黄色的脚环上系着小小的竹管,歪头蹭了蹭书桌前正在提笔的人。

那人提笔的手一顿,随即轻柔地解下信管,推开卷成一束的纸条。

目光扫过字条,“啪!”手中狼毫笔断成两截。

“大人。”那人拿着字条,匆忙走出书房,呼喊道:“大人!”

“天塌了嘛,陆尧。”书房外正在浇花的锦衣男子,提着水壶望着一向从容淡定此刻却露出焦急神色的人,微微挑眉。

被唤作陆尧的人沉声道:“是瑶儿的传信,用的是唐门专门培育可日行千里的雀鹰。”

陆斯年神色一紧,他再了解女儿不过,若非遇到性命攸关或是动摇格局的大事,她绝不可能动用这稀罕雀鹰。他立刻放下水壶,拿走陆尧手中的字条。

目光迅速扫过其上信息,这位当朝掌管吏部,关系网遍布整个大靖的六部尚书之首,陷入良久的沉默。夕阳的余晖在他脸上明灭,最终,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果然,终究是瞒不住。”

“大人?”陆尧见他神色,心中不由一紧。

陆斯年没有立刻解释,只是抬手示意:“去书房。”

二人重返书房,掩上房门,甫一落座,陆尧便压低声音:“谢侯爷想造反?”

这是句非常大逆不道的话,若无实证便妄议手握重兵的一品军侯有谋逆之心,传出去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定北侯府也绝不会善罢甘休。但作为陆斯年的心腹,陆尧深知此事关乎朝局,必须直言不讳。

“不会。”陆斯年缓缓摇头,沉吟片刻后补充道:“若想造反,八年前便该兵临城下。”

陆尧闻言紧锁的眉头并未因“不会造反”的结论而舒展,反而忧虑更深。

这些年,朝野上下有太多关于陛下与定北侯不合的传闻,每年的大朝会和年底的祭祖、百官宴等重要朝节,定北侯总以巡视边境,镇守国门为由不来京城,便是述职也多由世子来京或是麾下大将。去年更是称病不出,将陛下特意派去朔风城看诊的太医赶了回来,那太医听说连日赶路,到朔风城吃了个闭门羹后,又来回奔波两千里,回来便病倒了。

如此种种,便是把不合的传闻摆在了明面上。

而面前坐着的这位吏部尚书,也早就和陛下离心离德。那些不愿调回京的金陵太守、锦城太守和一些地方将领,也都对八年前的那件事不满,私下里对陛下很失望,宁愿守护好一方水土,也不愿回京深陷泥沼。

可如今陛下已到暮年,太子却迟迟未立,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朝中争斗得厉害,若定北侯府这件事被有心人利用,怕是会天下不宁。

“我知你所想,这件事怕瞒也瞒不住。”陆斯年叹了口气:“那些皇子王爷各有各的心思,但无一例外,皇位在他们心中是最重要的。所以不论定北侯想不想反,他们都一定要把造反这脏水泼到定北侯身上,只有天下乱,他们才能得到想要的。”

只有乱起来,有些人才好浑水摸鱼。

陆尧深知此理,定北侯不是当年的柱国将军戚黎川,不会任由谋逆的帽子扣下来,若危及家人,一定会起兵,剑指皇城。他思考半响,又问道:“瑶儿所说定北侯府的小公子会太初剑典,那教他剑术的人……”

陆斯年明白他的未尽之意,点头道:“是,那位剑圣还活着。”

陆尧大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