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进来时,门外那些人的神色,更是把他吓得不轻,这要是救不活,该不会不让他们回山了吧?
正当小道士还在胡思乱想时,床帐中又有呻吟传出,他不由得心中生出怜惜之情,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怎么就遭此横祸呢。
“青野。”道袍老人坐了下来,手搭上了她的脉搏。
被唤作青野的小道士立刻会意,从怀中摸出一个紫色瓷瓶递了过去。
道袍老人伸手接过,将瓷瓶倒扣在掌心,一粒丹药就轻轻滚了出来,丹药呈碧绿色,晶莹剔透,他捏着小姑娘的下颌,将药丸喂了进去。
“咳咳……”唐亦瑶昏昏沉沉间,猝不及防被人被喂了一粒丹药,开始咳嗽起来,也缓缓睁开了眼睛。
小道士又很有眼色的倒了杯水,递给了师父。
那名震江湖,与钦天监国师、龙虎山掌教和武当掌教齐名的人物,此刻竟端着茶盏,面露慈色,小心翼翼地用调羹一小口一小口地给一个小姑娘喂水。
唐亦瑶眨了眨眼,惊觉体内灼痛竟已消退,连腿上的寒意也消散无踪,神思清明了许多。是回光返照吗?
她又侧首看向给她喂水的道袍老人,抿了下嘴唇,缓缓道:“谢谢。”
这神仙一般的人物,是来救她的吗?
“我叫殷长松。”道袍老人微微一笑,将水搁在一旁的小几上。
唐亦瑶愣了一下,即便久居玉京,她又岂会不知青城山掌教殷长松的名号?爷爷为了她,竟请来了这等人物。
一时间,她眼眶渐渐开始泛红,这些日子她虽神志不清,却将每个医师的判决都听在耳中,此刻见爷爷为她请来青城山掌教,原本灰暗的心突然燃起强烈的求生欲。
她艰难挪动手腕,缓缓抓住那片紫色道袍,“殷掌教,我不想死。”
声音微弱,却听出了一丝坚定。
小道士哑然,他在三清殿见过无数来来往往的香客,那些人跪在祖师像前祈福的眼神个个虔诚,却都不如此刻这姑娘的目光透亮——那是一种濒死之人见到生机时迸发出的光芒,亮得灼人。
他相信,她是真的不想死。
殷长松没有回答,只是轻抚小姑娘的额头,将一缕真气度入她的体内,只见她脸上掠过一抹异样的红晕,然后慢慢闭上了眼睛。
“师父?”小道士惑道。
殷长松缓缓摇头:“世上竟有如此恶毒狠辣之人。”他望着睡过去的小姑娘,在心中叹了口气,这孩子的命数,当真多舛。
他又伸手按在那断骨之处,微微用力,传入一股内劲。
“走吧。”做完这一切,殷长松拂袖起身,带着徒弟推门而出。
守在屋外的唐天枢第一个冲上前,急道:“殷掌教,能救吗?”
殷长松沉默不语。
唐天枢身后的几人皆心中一沉,若连青城山掌教都束手无策,那他们便只剩最后一条路能走了。
殷长松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他们眼中那份殷切的期盼,几乎要凝成实质,他最终望向人群最后那个挺直脊背的老人。
唐老太爷迎上他的目光,微微颔首,“殷掌教,有话不妨直言。”此刻的他褪去了唐门执掌者的威严,只是一个为救孙女殚精竭虑的普通老人。
“我压下了她体内的内劲,断骨处的伤也帮她治愈了。”殷长松终于说出了众人关心的话,“只是断骨能接,脚筋却难再生,她如果能修习少林的达摩易筋经或许还能站起来。”
唐老太爷和唐天枢等人没有接话,因为他们知道话还没有说完。
果然,殷长松继续开口:“但不论她还能不能习武,心脉已断既成事实,若要用唐门秘法强留她一命,还望诸位三思而后行。”
“多谢殷掌教走这一趟。”唐老太爷再次颔首,心中的那点希冀沉了下去。
“先告辞了。”殷长松长叹一声,转身朝着院门走去。
小道士急忙跟上师父的脚步。
唐天玑也紧随其后相送,青城山掌教肯亲自下山,这份情谊,唐门不能怠慢。
看着几人远去的身影,唐天枢走到老太爷身边,正欲开口,却忽然神色一凛。
与此同时,院中所有人都若有所感,齐刷刷望向墙角那株梅树。
梅树下,竟不知何时多了一抹白色的身影。
那人静静立在雪中,仿佛与漫天飞雪融为一体,唯有衣袂在风中轻扬,如谪仙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