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队伍里,除了抬轿的轿夫,其余人年龄不得超过二十五岁,还得是未婚。
就连抬轿的轿夫,年岁最大的,也不能超过四十岁。
说是为了安全著想,毕竟娘娘庙到镇山龙神庙之间,光是山路都有二十多里!
抬轿子送亲送过去,至少要走三四个小时!年岁大的,怕是吃不消。
轿夫倒是好找,十八个送亲玉女也在前几天就被大祭司內定好了。
可十八个提灯侍女两个引路侍女以及四十二个送亲小伙子,加起来六十多號人,这么多人,就算把咱们月阴村所有未婚男女凑起来,也才將將够数。
何况,大祭司还要求长相端正,身高体重也有明確要求,把不符合条件的一剔除,哎呦,村里最多,只能再凑出二十来个,还不到半数。
没办法,我只能去隔壁两个村子找他们的村长借人。
好在他们早就知道圣女要出嫁的事了,觉得圣女能嫁给华桑大帝是好事,就很积极地立马把人凑齐了。
这不,我刚从村里裁缝孙条子家里回来,让孙条子把自家能用的红衣红裙子都给拿出来,好给那些侍女小伙子换上统一著装!
轿还有一个半小时就要离村了,这时间还赶得很啊!”
银杏摇头轻嘆:“她一句话,你老人家跑断腿。”
阿乞赞同道:“是挺麻烦……那村长你后面还有其他活要干吗?”
村长心累地抬袖子擦擦额上汗水:
“我得去后面催催那些排练的舞狮队伍,等会儿要上场表演了。
还有那几位族老等会主持议事的表文,也不晓得村里的贺老先生写完了没有!
还有红绸子的数量,提灯侍女要提的红灯笼,轿离庙要撒的瓣,哎呦,忙的脚不沾地啊!”
阿乞吊儿郎当道:“你老还是別折腾了,反正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费这功夫!”
村长不明所以地怔住:“啊?”
我拍了把阿乞的肩,拿他没办法地开口圆场:“没什么,赵叔你忙去吧,广场这里我们帮你看著。”
赵村长点点头,感激地道了两句谢,又继续匆匆赶往娘娘殿后方……
我握住阿乞肩膀,低声提醒阿乞:“这种时候,还是別乱说话为好。”
阿乞调皮地朝我吐了吐舌头。
银杏逗阿乞:“当心被里面的圣女听见,衝出来咬你!”
阿乞傲娇哼了声。
今日的天气,委实不甚好。
六月盛夏的天,竟寒风瑟瑟阴雨连绵,比八九月的秋天还要湿冷。
余光扫见带著小孙子跪在人群中的王家老太太正弯著腰给小孙子擦鼻涕……
再看广场上跪著的其他孩童,亦是个个被寒风吹得小脸泛白。
有两名年轻女子的怀里甚至还抱著刚出生的娃娃。
这会子正拼命用自己的外衣裹紧孩子,给孩子挡风……
我心有不忍地与阿乞浅声道:“你让广场上的孩子们都回去吧,今天天寒,再吹个把小时寒风小孩子身体弱,可能会受不住。”
阿乞頷首:“我也正有这打算!”
说完,阿乞走到人前,妥善安排:
“十二岁以下的孩子都回去吧,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想留下来的就继续留著,身体不舒服的也可以先回家。
年轻人里,最近大病初癒吹不得风,或许这两天正好头疼脑热病的厉害的,也可以回去。”
眾人听罢,昂起头,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