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秦赋嫪毐扶苏 > 第一百五十九章 秦人字典里没有这个词(第2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秦人字典里没有这个词(第2页)

赵天成竖起

一根手指,语气变得严肃。

“第一,也是根本的,亡于北方的强敌——蒙古。宋朝面对的,是冷兵器时代登峰造极的军事力量。蒙古骑兵的机动性、组织度、战术水平,加上其本身恐怖的战斗意志和几乎无限的征服欲望,是前所未有的‘版本答案’。”

“宋朝的步兵体系、城池防御,在蒙古人灵活多变的战法和绝对的力量面前,虽然依托长江天险和水军抵抗了很久,但最终还是被碾压了。”

“他们的火药技术,可能延缓了灭亡,但未能改变结局。蒙古铁骑横扫欧亚,灭国无数,宋朝只是其中之一。这证明,当外部出现这种级别的绝对强敌时,内部再稳定、经济再繁荣,若没有与之匹敌的军力,最终也难逃厄运。”

扶苏和隔壁的嬴政等人,瞬间将“蒙古”与此刻大秦北方的“匈奴”联系起来。

虽然匈奴未必有蒙古那般恐怖,但其骑兵优势、游牧特性带来的袭扰之患、以及潜在的威胁性,何其相似!

嬴政心中警铃大作:匈奴之患,必须根除!绝不能让其坐大,绝不能让其成为未来秦朝的“蒙古”!

赵天成竖起第二根手指。

“第二,亡于‘重文轻武’、‘以文制武’国策的长期恶果。宋朝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防止兵变,自断臂膀。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指挥体系僵化。将领地位远低于文官,优秀人才不愿投身军旅。”

“军队战斗力持续下滑,只能靠人海战术和坚固城池硬抗。到了后期,面对蒙古精锐,宋军野战能力几乎丧失殆尽,只能困守孤城。朝廷中枢的文官集团对军事干预过多,决策迟缓甚至错误,贻误战机。这种自废武功的制度,在和平时期掩盖了问题,一旦遭遇真正考验,就成了致命弱点。”

嬴政心中凛然。

大秦以武立国,军功爵制是根基,将领拥有极大自主权。

宋朝的教训清晰地告诉他,削弱军事力量、压制武将地位,等于自掘坟墓。

匈奴之患,必须依靠强大的、不受掣肘的军事力量去解决,蒙恬在北疆的行动必须得到全力支持!

任何削弱军力的想法都是危险的。

赵天成竖起第三根手指。

“第三,亡于战略要地的长期丢失和外交失误。宋朝建国时就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片至关重要的战略缓冲区。这使得北方门户洞开,无险可守,契丹、女真、蒙古可以轻易南下威胁中原腹地。虽然宋朝通过岁币等手段试图维持和平,但这种建立在敌人仁慈上的和平极其脆弱。”

“当更强大的蒙古崛起,并且其目标就是征服时,宋朝的地缘劣势暴露无遗。此外,在联蒙抗金等外交策略上,宋朝也犯了错误,未能充分意识到蒙古的危险性,最终唇亡齿寒。”

扶苏立刻想到大秦的河套平原、阴山山脉。

若这些地方被匈奴牢牢占据,秦之关中也将首接暴露在威胁之下!

嬴政的眼神锐利如鹰:蒙恬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地、筑城设郡的决策无比正确!

必须彻底清除匈奴在河套、河西走廊的存在,建立稳固的北方防线!

岁币?妥协?

秦人字典里没有这个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