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作者玩玩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青林镇文化站是一栋颇有年头的二层小楼,白墙灰瓦,墙面上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与周围新建的瓷砖小楼相比,它显得格外安静质朴。
刘站长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中年人,早就在门口等候。看到张伟那辆与小镇格格不入的干净SUV停下,他连忙迎了上来。
“是市里来的记者同志和专家吧?欢迎欢迎!”刘站长热情地握着苏槿和陆知简的手,又对表情严肃、正在用平板记录周围环境的张伟点了点头,“这位是……”
“我们的法律顾问,张伟律师。”苏槿笑着介绍。
“律师?”刘站长愣了一下,显然没太明白寻访老匠人为什么需要带律师,但还是热情地把三人请进了文化站。
文化站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显陈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墨水和木头混合的气息。一楼是阅览室和活动室,二楼则是办公室和资料室。
在刘站长简陋的办公室里坐下,苏槿说明了来意,重点提到了“萃文斋”和陈继善师傅。
刘站长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一拍大腿:“‘萃文斋’我有印象!镇志里提过几句,说是咱青林镇以前在外面开书局最有名的一家!不过关张几十年了。陈继善……这名儿有点耳熟……”他站起身,在身后那排顶到天花板的旧书架上翻找起来。
张伟则趁此机会,迅速评估着办公室的环境,目光扫过略显老化的电线和堆叠的纸张,低声对陆知简说:“消防安全隐患等级:中。建议停留时间不超过西十分钟。”
陆知简:“……”
苏槿忍着笑,凑近陆知简耳边,用气声说:“张律师是不是连空气含氧量都要测一下?”
她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陆知简身体一僵,不自然地往旁边挪了挪,耳根又开始隐隐发热。
“找到了!”刘站长终于从书架深处抽出一本页面泛黄、封面破损的旧册子,是《青林镇志(简编)》。他小心翼翼地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一段蝇头小楷,“看这里,‘陈继善,镇西陈村人,祖传雕版技艺,曾于沪上‘萃文斋’司职雕版……后归乡,技艺失传’。”
镇西陈村!终于有了一个具体的地点!
“太好了!刘站长,那您知道陈师傅后来怎么样了吗?他家里还有后人吗?”苏槿急切地问。
刘站长摇了摇头,面露难色:“这可就难说喽。陈村离镇子还有十来里地呢,那边现在年轻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多是老人。陈师傅……按年纪算,如果还在,也得九十往上了,估计……”他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希望变得渺茫起来。
“不过,”刘站长话锋一转,“我们镇文化站前几年搞过一次民间老物件征集活动,收到过几块残破的旧木版,送来的老乡好像就姓陈,说是祖上留下来的,看不懂是啥,就当柴火劈了,剩下几块觉得花纹好看就送来了。东西就在楼上资料室堆着,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用?”
木版?!
陆知简的眼睛瞬间亮了。哪怕是残版,也可能蕴含巨大的信息量!
“能让我们看看吗?”他立刻问道,语气带着难得的急切。
“当然可以!”刘站长很爽快,拿起一串叮当作响的旧钥匙,“就在楼上,我带你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