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苏家小院在静謐中透著一股大战之后的安寧。苏辰盘膝坐在房中,调息了片刻,將体內因激战玄幽真人和施展“枯木逢春”秘法而消耗的真气缓缓恢復。他睁开眼,眸光清亮,之前的疲惫已一扫而空。
李如雪並未离去,而是亲手为他准备了一些清淡的宵夜。经歷了紫晶谷的生死与共,两人之间的关係,在无形中又近了一层,那种默契与信任,已非寻常言语所能形容。
“苏辰,你真的决定要去云棲山吗?”李如雪將一碗温热的莲子羹递给苏辰,轻声问道,美眸中带著一丝关切。
苏辰接过莲子羹,点了点头:“嗯,九转还魂草的状態虽然暂时稳住了,但想要它真正恢復,甚至更进一步,必须寻一处灵气充裕之地。林逸轩他们所说的云棲山,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他顿了顿,目光落向窗外深邃的夜空,“我总觉得,那个地方,可能还藏著其他我需要的东西。”
他没有明说的是,在紫晶谷中,那破损的黑色水晶星盘与九转还魂草之间產生的微弱共鸣,让他隱隱感觉到,云棲山那所谓的“地下灵脉”,或许不仅仅能滋养灵草,甚至可能对修復星盘,乃至解开更多关於“上界”和自身灵魂深处“修罗神格烙印”的秘密,都有著莫大的关联。
李如雪冰雪聪明,虽然苏辰未曾细说,但从他凝重的神情中,也猜到此行绝非仅仅为了救治一株灵草那么简单。她柔声道:“好,我陪你一起去。云棲山那边,我们李家也有些產业和人脉,或许能帮上些忙。”
苏辰看著她坚定的眼神,心中一暖,没有拒绝。有李如雪在身边,许多世俗之事確实能方便不少。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金色的霞光洒满大地。
苏辰与李如雪简单收拾之后,便辞別了依依不捨的苏雅,由李如雪亲自驾车,朝著京海市西郊的云棲山驶去。
云棲山,因其山间常年云雾繚绕,恍若仙境而得名。它並非险峻挺拔之山,却以清幽秀丽、古木参天著称,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更是道家清修的洞天福地。
越野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气也变得愈发清新湿润。道路两旁,古树苍翠,藤萝密布,鸟语香,不时有清澈的山泉从岩石间潺潺流过,匯入山涧。
苏辰闭目养神,强大的神识却早已悄然散开,仔细感知著这座山脉的每一寸土地。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越往山中深处,空气中游离的灵气便越发浓郁,虽然与异域修真界相比依旧稀薄得可怜,但在如今的蓝星,已属难得。
尤其是当车辆驶近云棲山主峰区域时,苏辰怀中那个破损的黑色水晶星盘,竟再次轻微地震动了一下,比之前在苏家小院中与九转还魂草共鸣时,反应还要明显几分!
“果然……”苏辰心中一动,看来这云棲山的灵脉,確实非同寻常,竟能引动这神秘星盘的反应。
约莫一个多小时后,越野车在一片开阔的停车场停下。再往前,便是青石铺就的山道,车辆已无法通行。停车场旁,立著一块古朴的石碑,上书“云棲胜境”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苏辰,青云观就在主峰山顶,从这里上去,大约还要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李如雪指著前方蜿蜒向上的石阶说道。
两人下了车,沿著青石山道拾级而上。山道两旁,松柏挺立,翠竹成荫,偶尔可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点缀在山林之间,更添几分雅致。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松香和泥土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越往上走,山间云雾越浓,四周也越发寂静,只剩下风吹林叶的沙沙声和两人轻微的脚步声。那股若有若无的灵气,也变得更加清晰可感。
终於,在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后,一座古朴而庄严的道观,出现在了两人眼前。
道观依山而建,青瓦红墙,飞檐斗拱,歷经岁月沧桑,却依旧透著一股庄严肃穆之气。观门之上,悬掛著一块黑底金字的巨大匾额,上书“青云古观”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笔力遒劲,隱隱透著一股道韵天成的意境。观门两侧,则是一副楹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观门前,香菸裊裊,却並不见喧囂的香客,只有几位身著青色道袍,手持拂尘的小道童,在默默地清扫著庭院中的落叶,神態寧静而专注。
整个青云观,都笼罩在一股清幽、祥和、与世隔绝的氛围之中,仿佛独立於尘世之外的一方净土。
“好一处清修之地。”苏辰看著眼前的道观,眼中闪过一丝讚许。此地的灵气虽然依旧算不上浓郁,但却异常纯净,没有丝毫杂质,显然是经过了长年累月的蕴养和守护。
李如雪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青云观深处,被眼前这股寧静祥和的氛围所感染,心中的浮躁之气也消散了不少。
两人走到观门前,一位正在扫地的小道童见有客至,连忙放下扫帚,上前稽首行礼:“两位居士,福生无量天尊。不知来我青云观,有何贵干?”
这小道童约莫十二三岁年纪,眉清目秀,眼神清澈,虽然年纪不大,但举止沉稳有度,颇有几分道家风范。
苏辰微微頷首,稽首回礼:“福生无量天尊。贫道苏辰,携友前来,欲求见贵观观主清风道长,还望小道长通传一声。”他自称“贫道”,並非托大,而是修罗医尊的传承中,亦有道家渊源,此刻面对真正的道门中人,以此自称,也算是一种尊重。
小道童闻言,仔细打量了苏辰一眼,见他虽然年轻,但气度沉稳,眼神深邃,不像寻常访客,便道:“苏道长请稍候,弟子这便去通稟师祖。”说罢,便转身匆匆向观內行去。
不多时,那小道童便返回,身后还跟著一位年约四旬,面容清癯,身著八卦道袍,手持拂尘的中年道人。这道人目光锐利,太阳穴微微鼓起,行走之间气息绵长,显然是一位內家高手。
“贫道知客道人明尘,见过苏道长,李居士。”中年道人稽首行礼,目光在苏辰和李如雪身上不著痕跡地扫过,当触及苏辰那深不见底的眼神时,心中微微一凛,“家师清风道长正在静修,不便见客。不知两位寻访家师,所为何事?若非要事,可与贫道分说,贫道或可代为转达。”
这明尘道人语气虽然客气,但言语之间,却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疏离,显然对苏辰这个陌生的“道长”和李如雪这位气质不凡的“居士”,心存几分戒备。
李如雪正要开口解释,苏辰却伸手拦住了她,微微一笑,对明尘道人说道:“明尘道长有礼了。贫道此来,確有要事相求。此事关乎一株濒死灵根的救治,以及一段尘封的因果,非清风道长不能决断。还请道长行个方便,容贫道面见观主,贫道感激不尽。”
他说话之时,语气平和,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同时,他不动声色地散发出一丝精纯的、带著浓郁生命气息的医道真元。这股真元虽然微弱,却纯净无比,其中蕴含的生机与祥和,与道家追求的自然之道,颇有几分暗合。
明尘道人原本还想推辞,但当感受到苏辰身上那一闪而逝的精纯真元时,脸色却是微微一变!他本身也是修行之人,自然能分辨出这股真元的非同寻常。这绝非普通武者所能拥有,更像是一种……源自更高层次的、与天地生机相合的力量!
“这……”明尘道人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不定之色,沉吟片刻,道,“苏道长所言『濒死灵根,可是指……草木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