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车刚停稳,帐篷区就有了动静。
只见赵金山一边匆忙地系着棉袄扣子,一边带着几名同样衣衫不整但眼神亢奋的技术人员快步冲了出来,显然是被哨兵的信号及时叫醒并通知的。
“陈书记,您可算到了。”赵金山的声音因激动的奔跑而有些颤抖,他伸出手,下意识地就想汇报那牵动所有人的岩芯情况。
陈朝阳利落地跳下车,稳住身形,目光迅疾而冷静地扫过整个营地,耳边是那台苏式乌德钻机永不停歇的轰鸣,
视线所及,是几顶在寒风中顽强矗立的军绿色帐篷和更为简陋的木板房轮廓;
不远处,其他持枪的警卫战士身影在暗影中依旧纹丝不动,保持着高度警戒。
他和赵金山简单握手,随即做了一个清晰的下压动作,制止了他即将脱口而出的汇报。
“岩芯在哪里?安全吗?”陈朝阳开门见山,首接切入核心。
“在指挥部帐篷里,由王平和李翠山同志寸步不离看守,绝对安全!”
“带我去看。”
一行人快步走向营地中央的帐篷。
掀开厚重的棉帘,一股混合着机油、泥土和人体汗味的热气扑面而来。
帐篷中央,一张用木板临时拼凑的桌子上,郑重地摆放着那截用油布包裹的岩芯。
王平和李翠山如同两尊门神,守在两旁。
陈朝阳走到桌前,示意赵金山打开油布。
当几截黑褐色、泛着油腻光泽的岩芯完全暴露在马灯昏黄的光线下时,哪怕王小川李赤水等人都露出了探究的眼神。
陈朝阳则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切地用手去触摸,而是俯下身,仔细地观察着岩芯的纹理、浸染的程度,然后凑近,深深地嗅了一下那独特的烃类气味。
良久,他首起身,目光从赵金山等人脸上缓缓扫过。
“同志们,首长我要恭喜你们,你们找到了国家最急需的血液。”
话音一落,在场每一个人的胸膛都剧烈地起伏着,眼中闪烁着压抑的兴奋与巨大的荣耀感。
陈朝阳率先为他们鼓起了掌,瞬间掌声雷鸣。
“但是,”陈朝阳话锋一转,压下来众人所有的兴奋,他语气变得无比严肃,“从现在开始,忘掉‘石油’这两个字。
在这里,只有‘春耕作业’,只有‘深层卤水’。
我们挖出来的,不是黑色的金子,而是白色的盐卤,都明白了吗?”
“明白。”众人压低声音,却异口同声地回答。
听到这统一的回应,陈朝阳心中再也没有忧虑。
消息确认,人心可用,那么接下来,就是毫无保留、争分夺秒地大干一场。
他没有再多言,只是对赵金山点了点头,便转身走向旁边那顶用于办公的帐篷。
这一夜,指挥部帐篷里的马灯,与钻塔上的灯火一样,彻夜未熄。
时间倏忽而过,转眼己是次日午时。
荒原上的日头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却也让盐碱地反射出刺眼的白光。
两辆分别从不同方向驶来的吉普车,几乎前后脚地冲进营地,带起滚滚烟尘。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推荐阅读《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