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苏东坡传isbn > 三 谑茶骗酒东风词(第2页)

三 谑茶骗酒东风词(第2页)

女人的姿色最美就在一个喜,一个瞋。现在朝云身如拂柳,眼似青杏,半笑半怨,虽是荆钗布裙,依然秀色可餐,真是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容貌。

东坡居士要赏的就是这个景儿,嘿嘿一笑,捡起干儿的小手指向朝云,歪着头在耳边问他:“你看妈妈的样子丑不丑?一会儿她煮了这‘大魔汤’咱们都不喝,让她一个人喝……”见朝云捡起吹火筒作势要打,忙抱起干儿飞一样逃到院里。哪知院里正好有个人站着,苏学士玩得太疯,跑得太快,迎头撞在那人身上,把那人吓得“哎哟”一声!苏轼抬头看去,原来是江北卖酒的朋友潘丙,身后还跟着个矮胖圆脸的老道士。

见苏学士抱着儿子疯疯癫癫从厨房里跑出来,潘丙指着东坡居士对老道士说:“这疯子就是眉山苏子瞻。”又对苏学士笑道:“这位道长名叫杨士昌,原籍汉州府,与学士是蜀中同乡,和我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久慕夫子之名,特来拜访。”

东坡居士素来好客,潘丙的朋友自然也是他的朋友,忙把两人让进雪堂。正好厨房里的“大魔汤”煮成,捧上三碗劣茶待客,三人谈笑甚欢。

说了好一会儿话,潘丙提议:“苏学士不但文章好,手也巧,烧得一手好菜,道长今天来了务必试试。”苏轼与这位和杨道士也一见如故,连忙挽留,道士也就答应了。

家里来了客人,且要吃他亲手烧的菜,苏轼就挽起袖口亲自下厨,正在切肉择菜,潘丙探头探脑走进厨房,又贼溜溜地往外看了两眼,这才附在苏轼耳边低声说:“夫子知道这杨道士是何人?”

苏轼忙问:“怎么?”

潘丙神神秘秘地笑着说:“我到夫子这里喝过几回酒,你自己酿的那酒……”说到这里止不住皱眉摇手,“那东西真喝不得!这位杨道士有酿酒的秘方,酿出的酒都是极品。我今天把杨道士带来,咱们一块儿想个主意把他的秘方骗来,如何?”

一听这话苏学士顿时来了兴趣:“怎么骗?”

潘丙笑道:“这就看夫子的本事了。”说完就回厅上去了。

戏谑玩笑是苏学士的最爱,酿酒良方更是他梦寐以求之物。只不过东坡居士天性老实,不怎么会骗人,想了半天没有主意,一回头,见朝云在灶台边剥蒜,两只眼睛悄悄瞟着他,脸上都是笑意,知道这丫头颇有主意,就问她:“你说咱们怎么骗道士?”

朝云白了他一眼,故意说:“大人整天喝酒对身体没好处,骗人更不好……”

苏学士知道朝云已有主意,故意不告诉他,急忙说:“我不喝酒哪里有诗?再说只是小酌,并不常醉。而且你也知道,我酿的那酒太难喝,没准还伤身体,能弄个方子也是好事儿。”又笑着哄朝云说,“要是方子真好,酿成美酒,咱们就在东坡开个酒坊,我在后头酿酒,你在前头叫卖,好比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也是一件风雅事。”

东坡居士很会哄人,说出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浪漫故事来,朝云最爱听这些话儿。就悄悄告诉他:“我想那道士会酿酒,一定是个品酒的行家,大人先把好菜端上去,再以诗词为饵骗他喝你酿的劣酒,几杯灌下去肯定受不了!那时再跟他要酿酒方子,大概就能得手了。”

有朝云在前指路,苏学士茅塞顿开,趁着烧菜的功夫又琢磨了一会儿,已经有了主意。炖了肉,烧了鱼,又炒出几样拿手的菜端上桌,跟两个朋友说:“酒先烫着,咱们吃菜。”边吃边聊些蜀中风物人情,家乡掌故,说得十分投机。

宋朝以前,道士并没有不饮酒不食肉的戒律,在这上头是可以随心的。苏学士烧菜的本事很高明,杨道士跟他是同乡,对这些菜肴颇为满意。见老道吃得高兴,苏轼就说:“这样干吃也无趣,不如大家写几首诗?”

杨道士忙说:“学士是文章国手,贫道于此一窍不通……”

苏轼笑道:“写诗只为助兴,写得出就写,写不出就喝一碗酒,道长觉得如何?”

听了这话潘丙在旁偷笑。杨道士不知是计,点头答应。

苏学士指着雪堂外头:“就以院中那树红梅为题吧。”略一凝神立刻念道: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志,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苏诗”岂是凡品?一首诵罢,杨道士和潘丙齐声喝彩。哪知苏学士意犹未尽,立刻又念一首: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妖桃杏,数点微酸已著枝。”

这一首比刚才那个越发精彩,简直是咏梅诗中的绝品。杨道士连连鼓掌:“贫道是蜀中人,平时不觉得怎样,今天遇上苏学士才知道蜀地出奇人!与有荣焉,与有荣焉。”

蜀中天府地,尽出这种老实人,上了人家圈套还在这里夸赞。苏学士也不客气,顿时就有了第三首: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秾香已透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