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苏东坡传全三册电子书免费阅读 > 三 冤家到了岭南(第2页)

三 冤家到了岭南(第2页)

原来苏辙在雷州的住所是雷州知府张逢帮他找的,房主是太庙斋郎吴国鉴,此人和张逢是至交,和苏辙也熟识,苏辙到雷州后一直住在他家里。别人都以为几个老朋友之间不会谈到钱财,所以董必的爪牙来查时就有人悄悄告密,说苏辙“强占民宅”。哪知苏辙为人沉稳老练,落难之时办事更加滴水不漏,早就和吴国鉴写了契约,按时支付房租,从未拖欠一文。董必如今来查,根本没有破绽。

董必手里握着的“罪证”只有这一点。如今不能成立,他也傻了眼,半天才说:“你在雷州不法之事甚多,本官必要一一问清!”

苏辙半生潦倒,然而风骨凛然,问心无愧。冷冷地说:“苏某今年六十有二,一生无不可告人之事,大人要查只管查,查出有罪我便认罪!现在你说些话给我听,没什么意思。”

想不到苏辙人已倒了,架子却不倒,骨头反而比在朝廷时更硬,董必也冷笑道:“苏子由果然是个硬骨头,可你把朝廷太小看了。我和大人打个赌:一月之内,我叫你站在大堂上哭,大人信不信?”

苏辙是个沉静寡言的人,不屑和这疯狗多说,一声没吭,扭头就走。

想找到证据迫害苏辙,董必没这本事。可让苏子由“站在大堂上哭”,董必真有这个手段。

苏辙走后,董必立刻写了一道札子,对苏辙的事只字不提,一口气弹劾了三名地方官。第一位,雷州知府张逢在苏轼、苏辙到雷州府时亲自前去迎接,又帮助苏辙寻找租屋,每月送酒馔给苏辙,还曾派差役人等供苏辙役使,二人之间明显有勾结;第二位,海康县令陈谔差遣手下人等为苏辙租住的房屋修整屋顶,又在苏辙唆使下强令附近居民拆除篱笆,开阔小巷,以便苏家人通行,巴结苏某,似有所图;第三位,广南路提刑官梁子美和苏辙本是儿女亲家,如今苏辙在雷州任职,梁子美明知此事却不向朝廷申明回避,实为不法。

董必所告三项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尤其告梁子美“不申明回避”简直无中生有,岂有此理!因为苏辙到雷州时梁子美正好调离广南路,两人擦肩而过,连面都没见上,“回避”什么?

然而朝廷是这些人的朝廷,掌权的是董必的主子,见了这道札子章惇问也不问,大笔一挥,立刻把雷州知府张逢、海康县令陈谔革职拿问。只是梁子美一事,因为董必的指责太过荒谬,只把梁子美罚铜三十斤了事。

董必的札子送进京师,章惇的文书发回雷州,马递如飞,一来一去还不到一个月功夫。

拿到宰相的回文,董必立刻把苏辙请到堂上,笑着说:“今天有几桩公事要当着大人的面办理。”回头叫人,“把两位大人请上来吧。”

片刻功夫,几个差人把雷州知府张逢、海康县令陈谔带了上来。

董必指着苏辙对两人笑道:“两位大人今天遇上麻烦了,也不必问缘故,谁让你们想巴结这只落了架的凤凰呢?”说完这句奚落的话,取出京师发来的三省诏命当堂念了一遍,立刻命人摘了张逢、陈谔的乌纱帽,剥去二人身上的官袍,就在堂上给两个官员戴上刑枷,这才又问,“两位获罪即将上路,有什么话对苏子由说吗?”

面对董必的揶揄,陈谔两眼望天一声也没言语,张逢对苏辙点点头,微笑着说:“二苏文章天下无双,我能和两位苏夫子做一场朋友,脸上很有光彩。以后修家谱时要叮嘱子孙,把这件事记下来。”

苏辙是个打不倒折不断的硬汉子,就算刀斧加身也不会皱眉头。可看着两位朋友因为他而丢官受罪,苏辙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当着董必的面绝不肯服软,咬紧牙关忍住泪水,对张逢、陈谔深施一礼,只说了句:“两位多保重。”看着两个朋友被皂隶押下堂去。董必坐在堂上高声问道:“苏大人如今怎么说?”

此时的苏辙确实无话可说,只能站在堂下像头老虎一样恶狠狠地瞪着董必。

苏辙是个厚重沉稳的人,平常喜怒不形于色,从不与人计较长短。这样的人发起怒来更吓人。看着他凶狠的样子董必也有些慌乱,索性扔下苏辙起身扬长而去。

在雷州处置了苏辙,董必立刻命人准备官船,要渡海到儋州来治苏轼。一切准备停当,正在房里坐着,忽然有个人推门进来,原来是跟随董必到岭南公干的承信郎彭子民。

彭子民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混了多年只是个九品的承信郎。自从董必被章惇看重做了翰林院看详,彭子民就在董必手下混事,每每能替董必出些主意,颇得器重。这次董必升了广南路提刑,彭子民也跟来了。

见彭子民进来,董必就问:“你有何事?”

“大人明天就要渡海吗?”

董必点点头:“明天中午起身。”

彭子民犹豫再三,凑到董必面前低声说:“下官听说海上风大浪急,大人如此涉险,下官心里不安。海南偏远荒凉,也没什么公事,不如就让我一个人去海南替大人巡视一番,如何?”

彭子民说的真是天大的怪话!

董必千里迢迢到广南路来是要制裁苏氏兄弟的。虽然当面羞辱了苏辙,毕竟没抓住他的把柄,治不了罪,所以董必急着赶到儋州去收拾苏轼,彭子民却说“海南没有公事”,这是什么意思?

见董必脸色难看,彭子民也不敢打哑谜了,只好直说出来:“大人早先提举荆湖南路,奉宰相之命审问元祐旧臣孔平仲,为得一个口供拷打囚犯,致死三名!这次到雷州,没治住苏辙,倒治了他的朋友,眼看又要渡海去儋州,若再治了苏轼,万一将来朝局有变,恐怕于大人不利。”

彭子民说的是董必最不爱听的话:“朝局会有什么变化,何事于我不利!你既跟了我,就要同心同德,若有二心,也不必在这里了。”

董必是个凶恶的人,几句话把彭子民吓得浑身直抖,大着胆子说:“大人不要误会,下官说这话正是和大人同心同德!”缓了口气儿才又说,“大人想想,当年神宗皇帝用王安石,不到十年废弃不用,又用蔡确,最终贬死岭南;太皇太后用司马光、范纯仁、吕大防,没死的被整死,死的还要挖坟!如今皇上重用章相,惩办元祐旧臣,大人也为章相做了不少事,万一章相倒了,不知谁会上来。若上来的是个对头,大人怎么办?”

彭子民说的话董必当然听不进去,可他的脸色也不像刚才那么凶了。彭子民心里踏实了些,又说:“苏家两兄弟不同于别人,都是仁宗朝的旧臣子,一向得到器重,尤其苏轼朝野内外知交无数,朋友遍天下,早在王安石秉政的时候就被称为‘旧臣首脑智囊’,如今这两人被章相贬下来,一个到了雷州,一个到了琼崖,海天至此而尽,再也无处可贬,大人就算抓住把柄,能把这两人怎样?总不能当场杀了吧!就算杀了又有什么好处?章相会因为大人替他杀了一个人而提拔你吗?反而天下人都知道大人亲手杀了苏子瞻!将来无事便罢,一旦有事,无论是谁上台,都不会忘了大人杀苏子瞻这一节,何苦……”

彭子民这番话真有道理。

从神宗到哲宗,大宋朝廷已经发了疯!今天在台上做宰相,明天不知在何处。苏轼头上顶着一个天大的虚名,太响亮!若董必真的害了苏轼,将来除非章惇做一辈子宰相,否则董必的性命真是朝不保夕。

董必虽然凶狠,毕竟不是个畜生,他的脑袋是会算计的。听了彭子民的话吓出一身冷汗,半天才说:“我和苏家兄弟的仇已经结下,不如趁机斩草除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