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苏东坡传全三册电子书免费阅读 > 第三章 穷在密州(第2页)

第三章 穷在密州(第2页)

可神宗皇帝不糊涂,他心里隐约知道,“流民图”是真的。

经过十几天苦苦思考,赵顼终于明白,登基七年来,他这个皇帝把事办错了,把百姓治穷了。

身为皇帝,是不能犯错的——尤其不能承认自己犯了如此大错。既然事情已经出了,就必须有人出来顶罪!

就在神宗渐渐下定决心的时候,内侍押班李宪弓着腰走进来,在皇帝耳边低声说:“太皇太后身子不豫,皇太后已亲去探视,特请陛下驾临慈宁殿。”

听说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叫他,神宗只得把满腹心事收起来,强打精神到慈宁殿来拜见太皇太后。

曹太皇太后这年已经五十九岁,身子不如往年康健,时常有些病痛。神宗皇帝最知礼,不论多忙,每天总到慈宁殿来问安。这天早上皇帝已来向太皇太后问过安了,如今太皇太后又请皇帝过来,神宗已经猜到太皇太后必是有话要说。进了慈宁殿,见母亲高太后和弟弟昌王赵颢也在,就上前给太皇太后和高太后行礼,昌王忙向皇帝行大礼,太皇太后倚在榻上,高太后和皇帝在旁相陪,昌王立于太后身侧。

太皇太后和皇帝说了几句闲话儿,就有宫女捧上汤药。太皇太后就着宫女的手喝了一口药汤才说:“老身住在后宫四十来年了,早先追随仁宗皇帝,眼看着朝廷里那帮老臣们一个个胆大包天,在皇帝面前都不怎么恭敬,有一回我想给我那个不争气的弟弟曹佾在先皇面前讨个官做,哪知道就有个三司使叫包拯的出来争执,不肯把官职交给国舅,吵啊吵啊,唾沫星子溅了先帝一脸。”说到这里,想起当年的事,自己先笑了一声,“我当时就站在屏风后头听着包拯跟先帝吵闹,吵得太凶了,吓得我不敢出去,一直到这家伙退下了我才出来,先帝一看我来了就生气,一边拿袍袖擦脸一边呵斥我说:‘你就知道给自家人谋官,不知道朝廷里有包拯在吗?’”

太皇太后说了这么个笑话儿,高太后和昌王都笑了几声,神宗知道太皇太后这是在数落他,也没办法,只得赔个笑脸儿。

“如今没有这些人啦……”太皇太后缓了一口气儿,“这几年朝臣整个换了一茬,老臣都不在了,只剩下王安石领着几个年轻人成天变法、变法!变到今天弄得天下大乱,什么‘青苗钱’、‘免役钱’都快把百姓们逼死了,唉!这又出了个‘市易务’,打着朝廷的幌子在外头卖煤、卖粮、卖水果,这成什么话!”

太皇太后倚老卖老,说得全是教训人的话,神宗皇帝心有不甘,笑着顶了一句:“王安实推行新法本意也是为了百姓们好……”

“庸医下药把人治死,本意也不是要杀人!”太皇太后咳嗽了两声,宫女忙捧过药来,老太太却摆摆手,“王安石是个有本事的人,先帝就曾经对我提起过他的本事。可王安石办事太急,手段太硬,树敌太多,为了朝廷大局,也为了王安石自己能得个好下场,趁着局面尚可收拾,让王安石退下去吧。”

让王安石退下去,神宗心里早有这个主意,尤其看到“流民图”之后,神宗更下定决心尽快罢黜宰相,让王安石替朝廷背这个黑锅。可皇帝的心思绝不能让任何人猜透,就算太皇太后也不行。

现在太皇太后把这话说了出来,神宗急忙用话遮掩,笑着说:“朝廷积弊甚深,不变法不行。”

“未必非用王安石吧?”

“除了王安石,满朝臣子无人肯担此重任。”

神宗皇帝也是个倔脾气,太皇太后说一句他就顶一句,三顶两顶,把话说僵了。太皇太后面露不悦之色,神宗心里也有了三分火气。恰在此时,昌王插了进来:“臣以为陛下应该听听太皇太后的意见……”

昌王话音未落,神宗皇帝忽地站起身来,指着弟弟的鼻子吼道:“朕与太皇太后议国事,何时轮到你来插嘴!好,好!朕不会治国,你来治!”

神宗皇帝说出这么厉害的话来,昌王吓得魂不附体,忙翻身跪在皇帝脚下。太皇太后既生皇帝的气,又要护着昌王,顿时也变了脸色,厉声道:“皇上有什么话对老身说,不必呵斥昌王!”

神宗刚才着实失态了。见太皇太后发怒,昌王跪在地上浑身发抖,高太后虽没说话,脸上也全是责备之色,心里顿时后悔。可刚发过脾气又收不回来,只得把袍袖一甩转身退出了慈宁殿。

神宗皇帝回到延和殿上只过了片刻,高太后已经到了。

高太后是个明智的人,因为她是神宗的母亲,平时反而极少说话。可现在天灾人祸齐至,内忧外患并存,皇帝又和太皇太后争吵起来,高太后只得亲自出面来劝说皇帝。

母子之间,情形又与别人不同。高太后在神宗对面坐下,先把皇帝仔细看了几眼,见神宗英俊挺拔气度潇洒,真是一副明君气概,不由得点头微笑。半天才说:“皇帝这些日子饮食如何?”

神宗忙答道:“饮食尚可。”

“晚上睡得好吗?”

自从得了“流民图”,这些日子神宗一直睡不踏实,可在母亲面前不愿意提这话,只说:“睡得也好。”

高太后又是微微点头:“这就好。眼下朝廷多事,皇帝一定要注意保养,不可过度操劳。”又沉吟片刻才问,“刚才太皇太后说皇帝施政有些急,不知皇上怎么想?”

高太后的睿智神宗是知道的。如今朝局真如一团乱麻,也想请母亲帮着梳理,就势说道:“朕虽亲政,毕竟年轻,还请太皇太后和母后多指教。”

神宗能说这样的话,可见秉性谦逊,太后十分满意,想了想才说:“我听说登山的人要计算步数,走一千步就歇一歇,这样走走歇歇才能登上山顶。皇上变法至今六年了吧?年年推新法,时时用新人,一口气也没歇过,不如就趁现在把青苗、市易这几条新法暂时停下,就当是皇上歇歇脚,让天下百姓也喘一口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