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苏东坡传全三册电子书免费阅读 > 四 且更从容等待她(第2页)

四 且更从容等待她(第2页)

鸨儿笑道:“回大人话,这孩子今年才十二岁,刚**出来。”

这年苏轼的长子苏迈已经十五岁了,想不到眼前这女孩儿才十二……苏轼心里着实一愣,望着眼前的丫头半天说不出话来。

见苏轼发呆,鸨儿以为他被这丫头的秀色迷住了,心里暗笑。赶紧又说:“这丫头识文断字,人也懂事,琵琶弹得好,曲儿唱得更好,大人不妨试试?”

鸨儿强调这丫头的年纪,其实是在暗示这女孩子绝对是个处女。现在她说什么“大人不妨试试”,话里头也是个卑鄙下流的意思。像陈亮这样的欢场老手一听就懂,可苏学士没经过这场合,更没有这路邪心思,竟没听明白,也没接话。

见苏轼不接鸨儿的话,陈亮就替他问朝云:“你家妈妈说你唱得好曲儿,都会唱什么?”

听人家问她会唱什么曲,这丫头又没主意了,半天才说:“我给大人唱一支《望海潮》吧。”说完却又不唱,只是眼巴巴地看着苏轼,直到苏学士醒悟过来,说了一声“好”,朝云这才走到房中,也学着那些歌女的样子先对苏学士道个万福,这才低眉垂首轻声唱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三变在真宗一朝科场失意,到仁宗朝却以诗词逞名江南,人称“白衣卿相”,去世不过二十载,而柳永成名就在杭州,他那些吟咏风物的清词艳曲在当地流传最广,这一首《望海潮》是咏杭州美景的佳作,朝云平时早已唱熟,一开始胆怯心急,难免气弱,后来渐渐稳住,声韵舒展,柔润婉约,调子虽不甚高,真有动人心处,待唱到“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一句时还不忘学大人的样子踩莲叶步,竖荷花指,做了个俏头儿,苏学士也就把手一拍,喝了声彩。等一曲唱罢,笑着赞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还有这个本事。”

朝云这孩子平时被人摧折惯了,一点自信都没剩下,现在忽然被苏学士赞了一句,又高兴又紧张,缩在那儿连头也不敢抬。苏轼却是个开朗的人,笑着问:“你还会别的吗?”

朝云虽然胆小,到底是个孩子,爱听夸奖,喜欢卖弄,见苏轼这么和气,胆也大了些,就说:“我还会弹琵琶,吹尺八。”

琵琶被称为百乐之首,音色铿锵糜丽,曲目繁多,凡歌伎大多会弹这件乐器。尺八却是吴中古乐,用竹根制成,形似洞箫而短,其音空灵辽阔,其调恬淡幽深,在萧管中独树一帜,颇有清高寡和之名。隋唐之时尺八流传甚广,到宋代已渐被洞箫取代,只在吴中这个发源地还有流传。但尺八吹奏技巧比洞箫更难,且音色黯晦滞涩,与声色场中的气氛不合,所以歌伎们学尺八的极少,想不到一个小姑娘倒会这种乐器,苏轼有些好奇:“你吹奏尺八也是在院子里学的吗?”

一听这话朝云脸色黯淡下来,低着头说:“是我父亲教给我的。”

“你父亲?他在何处?”

朝云轻轻摇头:“我父亲是个走江湖的乐师,我记事的时候就跟着他到处卖艺,这些乐器都是他教给我的,好让我给他赚钱……可我父亲平时爱喝酒,爱赌钱,八岁那年他欠了人家的赌债,就把我卖了换钱了。”

“你母亲呢?”

朝云低着头小声说:“我不知母亲是谁,不记得了。”

苏轼又问:“你父亲还在杭州吗?”

朝云轻咬着嘴唇,半天才说:“三年前在酒楼里伴乐,客人赏了他两壶酒,喝得烂醉,掉在钱塘江里淹死了……”

想不到这个小小孩子身世如此可怜,苏学士暗暗叹息,见朝云脸色苍白,泫然欲泣,急忙要找话儿安慰她,偏偏人夯心直,平生不会抚慰人,半天才逼出一句话:“你既然会这乐器,能否吹奏一曲?”

苏轼这话说得有些没心没肺,可朝云一生没得过疼爱,在她听来,这已经算是抚慰了。且老鸨就在身边,虽然面对苏判官有说有笑,朝云却知道这恶婆子的凶狠,若不能取悦眼前这位大人,待会儿难免一顿毒打,急忙把哀伤收起,双手捧过尺八略鼓鼓气,呜呜咽咽吹奏起来。

尺八是一种奇妙的乐器,看其形制与洞箫相似,其实截然不同。此物长约一尺八寸,上有五孔,用竹根剜成,也未上漆,看上去疙疙瘩瘩,粗笨中带着些执拗意思,被朝云这个清秀怯弱的人儿捧在手上,两片银叶儿一样的手掌将将合握,几根葱茎一样的手指勉强盖住声孔,看着实在不合适。哪知三回五转,渐渐入了门径,竟是声气相随,苍凉幽怨,似叹似咏,若承若合,古意盎然。苏学士博古通今,却从未听过这样的曲子,不但难知其名,就连音律节奏都是闻所未闻的。

再看朝云,双目低垂神色凝重,合着音律时而俯仰颔首,时而轻轻摇头,苏轼不知道这颔首俯仰都是吹奏尺八的用气之法,只觉得这一俯一仰优雅轻缓,仿佛人与韵合,乐在其中,此等气质与怀抱琵琶的歌姬艳妓真有天壤之别。

苏子瞻是个怪人,外随和而内拘谨,对酒宴欢场上的歌伎,苏轼喜欢她们的才华,却厌恶她们的轻浮。如今面前站着这么个小丫头,同样是歌伎,言行中只见稚嫩忧郁,全无半分轻佻之感,苏学士才知道聪慧敏黠本是女人的天性,轻佻**却不是她们骨子里生就的东西。

欢场上的女子不是真人,亦非真心,她们只是在人前做戏罢了。

想到这儿,苏学士越发觉得眼前这女孩儿与众不同,忍不住注目看她。哪知朝云正好乘个空子抬眼来瞅苏学士,二目相对,把这丫头吓了一跳,气息一乱,吹出的曲子走了调儿。,一旁的鸨儿听出来了,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朝云本就胆小气弱,尺八又极难吹奏,须得尽力应付,现在这一慌,一下子乱了章法,越吹越不成曲调,一曲未终不得不停了下来。苏轼也知道朝云这一曲吹败了,急忙鼓掌叫好,又问朝云:“这是什么曲子,我以前从未听过。”

此时的朝云早吓得魂飞魄散,连头也不敢抬,细声细气地说:“这是《百字明》,我吹得不好……”

《百字明咒》是佛门中的梵文咒语,苏学士与佛法有缘,知道法咒的内容,但有人以乐器吹奏出来却是闻所未闻。连连点头,嘴里说:“真是不简单。”

见苏判官对这丫头十分满意,鸨儿大喜,忙说:“既然大人喜欢,就把她留在身边伺候吧。”

推官陈亮也看出苏轼的意思,就替他问鸨儿:“你要多少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